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彭德:美术批评谁失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05 13:41:59 | 文章来源: 当代美术家

由于月月说话夹杂英语和普通话,有时还夹杂法语和日语,同学们都嘲笑她是外星人,致使月月变得不愿意和人说话,回家就跑进卧室,一声不吭,只会哭。经儿童医院心理科检查,月月得的是失语症,主要原因是没有给月月定位什么是母语,结果无法用一种纯粹的语言方式表达。据此有人指出,小朋友一句话里有多国语言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大人们如果做了同样的事,比如当着国人说外语或在汉语传媒上发表中文与外文混杂的文章,却不会遭到嘲笑,反而会受到追捧。上海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尽管500多名学者都是懂中文的华人,但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有人申请用中文演讲也不予批准。惟有诺贝尔奖得主、英语表达流畅的丁肇中教授坚持用汉语作报告,被传为佳话。如果中国艺术家只会用欧美艺术方式制作画面,批评家只会用欧美学术规则编排文章,在性质上同月月就没有区别,同上海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的作派也如出一辙。

中国文化失语的相关体现是西方学术术语的滥用。我在给研究生讲论文写作时抨击滥用西方术语的作风,概括为“性、学、化、主义”。这些后缀词充斥着学术论文甚至政府报告,同文革期间扣大帽子的空泛文本遥相呼应。空泛地滥用“××性”、“××学”、“××化”、“××主义”之类的西方术语,好象很洋气很当代但却不知所云。比如现在流行的美术学论文,常常会突兀地、没有上下文地冒出什么语言学、现象学之类的词汇,挂靠作者议论的对象。人们不禁要问,你说的是哪一家的语言学?哪一家的现象学?现象学或语言学中的哪个观念?

中国目前强调国际接轨,注重对外交流。在这个时代风潮中,留学或研究欧美的中国学者发现国人在外语世界里的失语同母语的失语一样严重。当代艺术作为舶来的艺术,需要向国外借鉴,需要同老外沟通。在这两个环节中,由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造成的“批评失语”十分明显。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做为比喻词,有时便是指那些不了解欧美现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前沿思想,不熟悉全球当代艺术的基本面貌,不清楚流行的学术范例,不能用相关的思想去感受和考察当代艺术,陈述意见容易离谱过时的批评文本。顾丞峰对此曾著文揭示并作过具体的界定与分析。

时至今日,批评离谱过时同使用中外杂语写作一样,还不是致力于当代艺术的中国美术批评家的总体表现或多数批评家的一贯表现。艺术圈好事者以点带面,统而言之,大而化之,指斥这些批评家集体失语,显然不妥。再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总体上还徘徊在西式前卫的境界。老调不断在重弹,批评界反复提醒都没用,能够指望他们发出新的声音,提出新的见解吗?

对某些文化现象表示沉默,也被人称为失语。一篇署名莫成的文章《在张国荣面前,我们失语》写道:“张国荣在‘文化偶像选举’事件中,重复了他在‘金像奖’与‘金马奖’上屡屡遭遇的命运:有提名,却缺乏真实的评价。更多的,是学者们,包括那些文化研究者、影像艺术研究者的沉默。这沉默显然是在质疑‘选举’的合法性,但这沉默,更深层地,是大陆艺术界对张国荣事件的‘矜持’态度的延续。

于是我们发现:面对张国荣,大陆的文化批评,竟然失语。”这篇扯淡文章无异于要求十三亿中国人都必须向作者心目中的“伟大艺术家”集体致哀,山呼万岁。张国荣固然没有周杰伦、小沈阳之类的娘娘腔让众多中国学者厌恶,但却不能不说他的一些暧昧角色同中国太监文化一脉相承。太监支配着后宫,后宫支配着皇帝,皇帝支配着天下。中国文化积弱不振,变态的太监文化罪不可赦。学者集体沉默表现的是客气和宽容,而不是没有判断力的失语。

总之,“批评失语”不能笼统而轻率地使用,否则会让人摸不住头脑。我特别想问一问认为“批评失语”的写手:当前的中国美术批评家,谁失语了?哪一篇文章失语了?请举例说明,出具事实。如果不愿举例说明,也应当对“批评失语”进行界定。

   上一页   1   2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批评家看作品也会“误读”
· 鲍栋:艺术批评应在反思中成长
· 艺术批评需要新秩序
· 有没有一种“80后”批评
· 艺术批评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