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观点

喜出望外 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作品评选的感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07 17:47:56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2007年夏初,我去南方参加会议,有机会观看了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壁画群。去年又看到内蒙古《一代天骄》壁画创作情况的介绍,以及奥运会国家体育馆石雕壁画《中华体育五千年》,北京地铁10号线壁画《血肉长城》等零星的报道。但,我依然感到,近年来壁画创作界的冷静、沉闷。今年8月中旬,当我作为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的复评委认真观看了从千余幅送件初选入围的190件作品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富足感。这种感受尤其来自于巨幅宏观叙述的佳作。本届壁画展览入选的作品无论是历史叙述的宏大角度,还是个人的经验记忆,都有认真耐心之作,质量相对整齐,是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以来的5年中,壁画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宏观叙述 大气感人

近几年,壁画界提倡画大画,因此,本届壁画展览送来了多件大幅作品。有的入选作品搬不进展厅,便干脆置放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园的围墙旁、草坪上展出。大幅作品有反映解放战争大决战之一的《淮海战役》(鲁迅美术学院集体创作),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军民同庆的《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王洪亮);有表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壮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壁画学会联办的研究班集体创作);有描绘内蒙古民族英雄、华夏民族伟人的《一代天骄》(孙景波、唐晖、王颖生)等。浮雕墙壁画《红军长征胜利会师》,雕塑家王洪亮豪放流畅的挥写,化繁就简、大刀阔斧的场面处理,足见作者在创作上有胆识、有气魄、有激情、有驾驭艺术语言的硬功。这些鸿篇巨著再现了革命历史和重要人物,场面恢弘,气势磅礴,感人至深,叹为观止。

从本届壁画展览入选的作品看得出,艺术家们自觉地关注社会格局的更迭,时代脉搏的跳动,人文关怀更加深度化。

开放宽容 多样多元

我一直以为,壁画向来就是包容各种出新求变的探索性创作的领域,是试验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良田沃土。入选的作品真可谓花样繁多,如铁件焊接,锈迹斑驳的《围歼计划》(魏琪敏),朽木镶嵌光亮金属件的《大象无形》(于猛、叶剑),水晶方圆几何图形构成的《璀璨新城》(冯健亲、朱飞、蒯连会),铁画工艺的《铁打丹青》(赵健峰、查清、李菁)等作品,手法多样、新颖别致、颇具韵味。凸显了艺术家在思考上的变化,锐意拓进、创新探索的精神。更让人感到可喜的是极简主义的抽象性壁画《清流》(仲伟生、侯珊瑚),《连续的图形》(韩金宝)等作品的入选,表明壁画展区开放宽容、多元并存的态势。

植根大众 人人参与

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壁画,如南京和北京地铁壁画群,北京航空港候机楼壁画群等,每天都要接纳全国各地数万受众的浏览,如此,才真正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从而加强了艺术家与公众由表及里的沟通,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对接”。本届壁画展览入选的《都市·旋律》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评说。好像是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是反着来的,颠倒了位置。有人介绍说,这件作品是刘德龙、黄金霞等百人,每人做一件东西而组合成的作品。出现众人参与创作公共艺术的现象,说明人人是艺术家,乐于亲近公共艺术,这样有助于培养和加强公民良好的公共艺术意识。

学术思想 尴尬处境

壁画与建筑环境的关系是壁画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备受关注的问题。壁画创作要考虑建筑的类型、功能和结构等诸多的因素,使其成为建筑、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与建筑、环境对应的整体关系。本届展出的作品大多是上了墙的;有部分作品是为具体墙面设计,但阴差阳错,遗憾地没有上墙;也有部分作品根本没有墙面,是专门为展览创作的。这部分作品虽然在画面处理手段上含有壁画的因素,但终究没有与具体墙面发生任何关联。是否可以说,这些作品不是纯正的壁画,而是属于架上绘画,或叫作重彩画,或算是油画,或是各种工艺的称谓,等等。壁画与非壁画不加区分地合放在一起评选,是壁画学术思想的缺失。令人困惑和忧虑的是,如此下去,无疑将是对壁画学术含量的一种消解。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还可以这样
· 漫长而喧闹的关系:美国艺术当中的东西方交叉点
· “西安也要引领中国的当代艺术”——西安美院院长王胜利访谈
· 现代陶瓷话语权之争
· 艺术品格不可丢弃——对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