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当代艺术建构的奢侈品掌门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08 13:41:04 | 文章来源: 艺术与投资

卡尔·拉格斐:艺术和收藏都不必刻意占有

巴黎时装界的凯撒大帝,Channel、Fendi、Chole和Karl Lagerfeld的艺术总监卡尔·拉格斐,1938年(另有一种说法是1933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4岁时全家移居巴黎,精通德、法、英、意大利和日语。 1955年,初出茅庐的拉格斐便在国际羊毛局组织举办的业余服装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年仅17岁便成为巴黎时装大师皮埃尔·鲍曼( Pierre Balmain)的助手。后来事实才证明拉格斐叛逆的天才与年轻时的香奈儿(Channel)同出一辙,并将Channel王国领向另一个颠峰。此后,卡尔·拉格斐在1984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2005年将此品牌已卖给Tommy Hilfiger)。

不过对拉格斐而言,艺术不只是时装本身。他还亲自操镜拍摄。起先为他的一个设计工作室拍摄宣传册,此后他便自己负责全部摄影广告的拍摄,这使得他的每一次宣传册都成了艺术作品。“我热爱生活,我对古董大宅特别着迷,喜欢将它们进行复旧维修,我还喜欢18世纪的家具,我喜爱收藏,还喜爱画插图,我已经完成了50幅图像,用来作为安徒生童话《国王的新衣》的插图。”

是的,作为一个收藏家,他曾经收藏古典艺术、现当代艺术和设计感比较强的家具等。“我曾经有一些非常美的古典大师油画。但我后来把它们全卖掉了。但现在我有另一个收藏——并不是挂在墙上的那种——我真的为之着迷,是一些1905年到1915年的德国海报。这些海报是现代广告的开端,有些像大幅的波普艺术绘画,有着难以置信的色彩和现代性。其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独特产品:AEG(德国通用电力公司)电气设备、煤、巧克力,还有一些博览会和展览的内容。这些海报非常美妙,而且极难找到。”

被卡尔·拉格斐称为天才的女性建筑师扎哈·哈迪的作品:长椅,

供图/纽约Max Protetch Gallery

拉格斐对当代设计领域的东西也颇有热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都有涉猎,譬如马克·纽逊(Marc Newson)和扎哈·哈迪(Zaha Hadid)是他经常提到的。“这些人我都认识很多年了。我从扎哈那里买下了她做的第一件家具,一个5米半长的大沙发。这都是20年前在米兰的事了。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天才,我会告诉你是扎哈·哈迪。”众所周知,Channel于2008年初春推出Mobile Art“流动的艺术”全球巡展(现因经济危机已经被迫暂停)的那个神似香奈儿菱格型手袋的白色拱形展示空间,正是建筑师扎哈·哈迪亲自设计的一座折叠和运输都方便的梦幻场馆。这并非哈迪的独创,拉格斐也有协同参与。其内展出的当代艺术作品,更是拉格斐品味的体现。

但他并没有像其他新贵那样“囤积”大量的收藏。他的收藏观念与生活观一脉相承:生活是流动的,艺术是流动的,收藏也是流动的。不必刻意占有。在流动中与艺术共处就好。这颇有“禅”意的释怀至空,反映在他的时装设计里则是简洁、利落、低调又耐人寻味的格调。“我是一个时尚的人。我不断地变换衣服、家具、房子和艺术收藏。生活是流动的。如果事情不能变得更好,那么就该换掉了。在我的房子里,没有家的感觉。我没有那些感觉。我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很欧洲,思想自由,没有占有欲。但是,通常是在你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东西之后,会比较容易没有占有欲。”

谈到当代艺术,他有自己的见解:“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后包豪斯、后70,后60,后什么什么。我之所以在Kreo画廊(巴黎的一家主营设计和当代艺术作品的画廊,包括家具、物件和灯饰等)买东西,是因为他们的艺术品有一种当下的声音,当下的气息。我喜欢观念艺术和大地艺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詹姆斯·徒乐尔(James Turrell,灯光艺术家),但不是指他为室内设计的灯光作品。②”

当被人问起今天的艺术和建筑之间有什么区别时,他继续说:“从一方面来讲,建筑就是观念艺术。当代艺术的戏剧性在于它里面有太多自命不凡的思考,太多的谈论而行动却寥寥。这让当代艺术走上歧途。但是像詹姆斯·徒乐尔这样的艺术家,从不解释。你直接就能感受到他的讯息。”

他们就是这样参与构建当代文化图景的

卡尔·拉格斐的不拘泥于占有的“过眼即收藏”,显然与他本人的独特气质息息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就是一位艺术家,他创作时装、摄影和插画,而收藏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一部分而已。他的生命开放而达观,让人体会到虚怀若谷的大美。而缪西亚·普拉达这位有权势又不失可爱的欧洲女性,在艺术里释放着她早年作为政治学博士的独立知识分子的激进野心。不甘于只是单向购买作品,一定要以自己的经济杠杆来参与当代艺术的大规模项目创作。而她的眼光和品位都经由“赞助”的角色而汇入作品中了。这也许是她对于自己不情愿接管家族产业的一种心理补偿。弗朗索瓦·皮诺这位白手起家的大富商,平日只能像孤独的雄狮一样焦灼而清冷地生活,大家对他都或多或少敬而远之。只有和那些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在一起玩时,皮诺才得以放下他的身价,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受。这种相通的默契,也是他欣赏和收藏艺术的源动力吧。至于阿诺,的确也是教养良好的法国绅士,但是他对艺术收藏的投入,或多或少带有商业策略的权衡,而并非像上面三位那样更多从个体的角度对艺术有深刻的诉求。

然而,这些代表着新贵富豪的奢侈品掌门人为何都不约而同地收藏当代艺术(身为设计师的拉格斐除外)?当代艺术撕去了这个时代温文尔雅的面具,对社会和个人的生存境遇提出了犀利的质疑,对于规范和约束发出了富有智性和冲击力的挑战。这正是新贵们体内流淌的叛逆的血液。另外一方面,视觉艺术正被塑造成最具品位和奢侈感的拥有物,传媒对当代艺术的热捧,艺术品本身因“争议性”而具有的复杂魅力,强大而神圣的美术馆系统的佐证,这些都将艺术收藏塑造成了一种普世而永垂不朽的精神归宿。他们也恰恰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并推动着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成为造就当今文化景观的一股重要力量。

注释:

①1968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越南春节的袭击(1968年春节,当时武力对持的南北越双方,南越在节日前夕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北越军队突击得手的事件。)、马来西亚的屠杀、马丁·路德·金的被暗杀以及美国大选后肯尼迪的上台、芝加哥民主大会的召开、布拉格的暴动、还有越战的爆发让每个西方国家都卷入进来。于此同时的全球学生运动也空前高涨,在伯克利、布拉格、墨西哥城、巴黎和其他十几个重要城市都有示威游行。由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音乐、电影、艺术和体育等领域也变成各国之间、各种势力之间的战场。而现代性的思潮,也在所有事件中涌动着,贯穿着。

②James Turrell最宏伟的作品,是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把一座死火山作为媒介,观测宇宙星空的变化,于2000年底竣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麦琪·泰勒用扫描仪代替照相机的杰作
· 路易威登的创意情感
· 库克船长探险画作—Matavai Bay
· 波拉克·德米特里耶维奇的展览作为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
· 威尼斯双年展Making World主题展作品 先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