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携手欧洲GLSA Ltd.当代著名行为艺术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共同主办、雅库艺术空间与深圳中学协办的“深圳现场——中英现场行为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将于2010年12月3、4日在深圳举行。届时将有英国当代独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约翰·考特(John Court)以及中国早期先锋艺术家段英梅和北京新锐艺术家戈丫进行为期两天的行为表演、讲座、以及公众互动讨论等一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诗意的现场艺术”为主题,呈现借以观念与肢体表现相互融合的艺术形式,以这种重在现场的“现场艺术”给予观众一种不可再生的现场体验。在同一个空间中,通过中国与西方,女性与男性以艺术的语言进行交流,对话,激发观众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受先锋艺术中诗意的力量。现场艺术是艺术家通过行为来创作的艺术形式,这种边缘的新兴艺术不仅是极具实验性,激发与开拓观众的想象力与视野,同时以独一无二的即逝性属性,决定了这个艺术形式重在“现场体验”,感染着那些运用情感与理智去感受他们所见所闻的人们,引发人们对时间与生命的诗意化理解与感受。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不可再生的,是当下的、短暂的、独具态度的。
更多信息请登陆:www.shenzhenaction.org
活动安排
第一部分:“深圳现场—中英现场艺术文化交流”艺术家讲座(深圳中学专场)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3日 16:30-18:30
活动地点:深圳中学报告厅
主讲嘉宾: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约翰·考特(John Court)
主持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注:讲座只限深圳中学师生参加,不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 “深圳现场—中英现场艺术文化交流”现场行为与公众互动讨论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4日 14:00-18:00
活动地点:深圳市华侨城雅库艺术空间
艺术家: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约翰·考特(John Court)、段英梅、戈丫
互动讨论主持: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第三部分: 广州现场艺术节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8-14日
活动地点:广州53美术馆
英国艺术家: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约翰·考特(John Court)、艾拉斯戴尔·麦柯勒伦(Alastair MacLennan)、比尔·庄蒙德(Bill Drummond)
演出时间(暂定):
12月8日 15:00-19:00 历史课 History Lesson—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
12月9日 14:30-18:00 历史课 History Lesson—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
12月11日 10:00-18:00 ArtTra—约翰·考特(John Court)
14:30-18:00 Making a bed—比尔·庄蒙德(Bill Drummond)
14:30-18:00 AT ATE—艾拉斯戴尔·麦柯勒伦(Alastair MacLennan)
12月12日 14:30-18:00 Making a bed—比尔·庄蒙德(Bill Drummond)
艺术家讲座:“行为作为证明”—艾拉斯戴尔·麦柯勒伦(Alastair MacLennan)
12月14日 19:30-21:00,广州美术学院
艺术家简介
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英国
作品《Market Value》
布赖恩·康诺利(Brian Connolly)出生于1961年,一直在贝尔法斯特生活和工作。作为一名多媒体艺术家,他的作品常常涉及“地方”以及环境。他运用的艺术手段也是各式各样的:其中包括表演、公共雕塑、装置艺术以及其他合作项目。目前他采用了两种独树一帜的表演策略:一是运用市场摊位干预的形式吸引非“艺术”观众;其次,他还使用超现实式幽默拷问消费主义以及全球政治和社会伦理。他会布置一个“市场摊位”售卖物品,其中除了“母鸡的牙齿”、“木尺上的几厘米”、“名誉”、“月亮的一角”等超现实并具讽刺意义的“物品”,甚至还出售某一“过程”。他的其他现场作品通常与某个地方有关,并具有持续性。这些表演作品均被冠名为“装置一行动”,往往通过视觉阐述并包含政治和精神上的隐喻。
约翰•考特(John Court),英国
作品《Genuine Fractals 5 USM 80》
约翰·考特(John Court)于1969年出生于英国,并于1997年移居芬兰。他创作了众多大型绘画、现场演出以及视频作品,旨在反映与学习相关的问题。他的作品曾在英国、斯堪的纳维亚以及柏林展出。同时,在著名的欧洲艺术盛事上可以看见他作品的身影,如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05)以及利物浦双年展(2004)。 1999年,约翰·考特(John Court)根据八个小时工作日的传统理念创造了一系列的作品。他利用他运动中的躯体表现其学习经历的混乱。这一系列表演空间创造了将自我躯体、空白页与未读页之间并置后的紧迫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将时间花费在各式各样而又相互竞争的情绪和感觉中。时间是可以用来花费、捕获、浪费、杀害、保存、遗失以及被发现的。而这一切,都在约翰·考特(John Court)的行为作品中毫无遗漏地呈现。
www.johncourt.info
艾拉斯戴尔•麦柯勒伦(Alastair MacLennan, 英国 (广州站艺术家)
作品《Wrap Wrap》
艾拉斯戴尔·麦柯勒伦(Alastair MacLennan)是国际舞台上最多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身为极富传奇色彩的表演艺术团体Black Market的成员,麦克伦南被视为在当代艺术这一特定领域的核心人物。他目前担任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Ulster)美术专业的名誉教授。
比尔•庄蒙德(Bill Drummond), 英国 (广州站艺术家)
作品《Caught By The River》
比尔·庄蒙德(Bill Drummond),出生于1953年,是一位苏格兰裔音乐家、媒体名人、唱片制作人、作家、艺术家。自1973年从利物浦艺术学院(Liverpool College of Art)毕业后,他便使用多种方式对文化环境进行探讨和交流,包括写作、流行音乐和行为艺术。比尔最为人知的身份是80年代前卫流行音乐乐队 “版权解放战线(The KLF)”的联合创始人。该组合在90年代转化为前卫艺术媒体组织K Foundation。在该组织期间,他表演燃烧了一百万英镑(1994年)。比尔在英国各大展览馆里举行过无数个人展览。自1998年,比尔的所有作品都被收录在Penkiln Burn的品牌下。他创作了各式各样的概念艺术项目,并协助建立了艺术中心“铸造厂(The Foundry)”,东伦敦的Shoreditch新文艺区。其著作有:《手册》(1989)、《恶智慧》(1996)、《45》(2000)、《怎样成为一名艺术家》(2002)以及《疯狂的高速公路》(2005)。 www.penkilnburn.com
段英梅,中国
作品《我爱电脑(I Love My Computer)》
中国艺术家段英梅的创作生涯始于作画,九十年代她来到艺术家聚集地“北京东村”,接触学习了当代艺术的先锋群体。也是在那儿她参与创作了有名的行为艺术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998年英梅踏上德国的土地,在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师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波尔吉特 海因(Birgit Hein)和克里斯多夫 施林格塞弗(Christoph Schlingensief)。
英梅作为行为艺术家在国内外参与了大量展览、艺术节和工作坊。她的作品发生在特定场地,富有实验精神。她常于室内或室外空间选定地点来实现创作,创造空间感是她的作品的重要部分。另外,时态扩展、自发性和观众参与也在其作品中占重要地位。为了让作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英梅热爱与不同人工作,无论他们的年龄、生活领域和文化背景如何。
英梅的行为作品都取材自我们熟悉的环境,比如她的装置会用纸、垃圾、家具等等。她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于是事物之间不同寻常的联系就被形象地建立起来了:有时嘲讽,有时悲剧,有时神秘。她通过使用噪音和光,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和情绪。英梅的行为理念是,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个人恐惧与欲望之间传递和表达想象力。出于对文化背景、社会约束和社会关系的关注,她的作品未曾给出过确切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戈丫,中国
戈丫的行为表演现场
独立艺术家,IAC国际艺术交流志愿者组织创建人。2005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专业,2006年研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居住于中国北京。戈丫于2008年后创作重点多为多媒体艺术,影像装置,及行为表演艺术,2009年8月受墨西哥策展人Martin Renteria之邀,参展2009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十周年第八单元和2010年6月的 “III Bienal” Chile。
戈丫出生于1983年,是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创作角度关注中国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成长及记忆,并从记忆的重组中整理出社会价值体系、物质世界对个人成长带来的影响,并进行反思。她的作品以近似暴力的方式迫使观众(行为参与者)回顾时代、成长、 玩乐 、性 、暴力、政治 、资本、社会事件、 时尚 、 物质等,最终以视觉暴力和听觉暴力的方式呈现出物质化对个人的影响,同时讨论个人记忆与公共审美记忆之间的分歧。作为IAC国际艺术交流志愿者组织的创建人,戈丫与中国众多活跃策展人合作,参与协助策展工作: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十周年、改造历史2001-2009中国新艺术文献大展、2010大声展 Get It Louder等。她还发起了IAC work shop —志愿合作共享计划,鼓励以志愿形式与艺术家进行跨领域的艺术合作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