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2008年度创作座谈会在上海松江会议中心召开。
3月20日,沪上春风劲舞,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第一次将两院的2008年创作座谈会合二为一,集中在松江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上海市文广局副巡视员施大畏传达了全国美协工作会议精神及上海美术的创作思路,上海市文广局党委书记陈燮君以“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方法论”为题做了专题报告,两院艺术家60余人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气氛十分热烈。会议由上海文广局副巡视员毛时安主持。
抓住机遇 创作精品
“我们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毛时安说,“从今年奥运会开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世博会、庆祝建党80周年等系列重要时刻,都需要大量的文艺作品来表现。文艺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集中精力抓精品,寻找有艺术表现力的选题。”他强调说,艺术创作在选材上一定要严格,解放思想,突破束缚。作品不能只描绘莺歌燕舞,也应反映社会矛盾。“作品对矛盾要有细节的分析,这样的艺术才能震撼人心。”
上海文广局副巡视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全面分析了目前画院创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说,我们既要积极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也不必将西方文化的进入都看得如此可怕。“我们要用优秀的艺术传统、创新的艺术实践和独特的艺术理念向世界传播我们的影响力。”施大畏说,我们的艺术家要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陈燮君从中国美术气派与中国艺术气象、中国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话语权、“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智慧三方面入手,深入地谈了当前美术创作与艺术方法论,他认为,中国艺术气象的大背景是中国气象,这是一种文化气象,呼唤新的艺术经典。要把握好图像概念、文化符号、艺术变形和艺术博弈这四点。陈燮君强调,“我们要建构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艺术评判体系,把艺术智慧提升为艺术方法论,在博弈中显示大气与智慧。”
2008创作计划周密详实
上海油雕院和上海中国画院首次一起畅谈2008年创作计划,两院创作负责人就今年的创作思路交换了意见。
上海油雕院艺委会副主任张正刚介绍说,2008年该院将及时完成中国油画学会2008全国现代性油画研究展,因为截稿时间在6月底,正在全力抓紧落实;“上海油雕院2009赴京展、2008-2009年度学术展等都在具体的部署中,我们也会积极配合改革开放30周年和奥运会的有关美术创作任务。”张正刚透露,朱家角艺术馆已经开始启动,并以此为平台建立上海油雕院青年创作中心,青年高级研究班将在5月份开课。另外,“组织落实五年一度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是油雕院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车鹏飞介绍了2008年画院工作的三个重点。在创作研究上,针对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2010年世博会等国家大事进行创作,并为十一届全国美展做前期的动员准备。同时,上海市即将实施上海城市文脉历史画工程,上海中国画院也将承担“中华创世纪”项目的创作。“上海中国画院的年展、画师观摩展也正在筹备,并准备去延安搞一次西北文化扶贫活动。”车鹏飞说,教育研究和艺术沙龙是画院的另外两项工作重点。“我们将通过高研班来发现和培养创作人才,艺术沙龙则是为了带动青年一代画家成长,为画院培养新生力量。”
共议当下的机遇与挑战
3月20日下午,上海油雕院和上海中国画院各自召开了院内讨论会,艺术家们就目前的创作环境结合自己具体的创作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两院的话题都围绕着目前画院的转型、博弈、如何进行主旋律创作等问题展开。
上海油雕院副院长俞晓夫以“从创作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题,谈了他的认识。“我认为主旋律是主角,转型是大背景,博弈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俞晓夫说,我们处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主旋律创作也要与时俱进,“我采取了一种波西米亚式的博弈,正如我所创作的鲁迅形象那样,一个是公共形象的鲁迅,另一个是波西米亚式的鲁迅”。
雕塑家陈妍音认为,今天国家艺术机构制度的转型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和艺术语言的转向,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摆脱地域性,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当代成为艺术家一直思考的问题。油画家周加华说,我们不能再依靠“口号”进行创作,而是需要认真思考,艺术要呈现个人的独立观念。“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都在关键的时候出现了苍白的感觉。”上海油雕院院长李向阳表示,恢复和倡扬传统文化不能太急促,要借鉴全国小学生学唱京剧的经验,“艺术创作也是一样,我们要加强对当代艺术的引导,不能一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