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油富豪、七星级帆船形酒店著称的阿联酋城市迪拜,最近又成为了国际艺坛的焦点,佳士得欧洲及中东总裁表示:“迪拜作为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心的潜力,正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提升。”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迪拜艺术博览会和阿拉伯石油大亨的强大购买力,被国内媒体作为“迪拜现象”来讨论,也引起了国内艺术界人士对连线迪拜的兴趣。
迪拜,崛起的中东艺术市场
今年更名的迪拜艺术博览会,原名海湾艺术博览会,创立于2007年,是来自英国的画廊主约翰·马丁和迪拜当地的金融富豪一起合作策划的。这届博览会参加的画廊数量比去年扩大了一倍,由38家上升为68家,成交额也由去年的约1000万美元,增加至2500万到3000万美元。
现场感受印度艺术品最热,国内一家报社的特派记者周文翰说。他在迪拜艺术博览会上看到了中国雕塑家展望的《假山石》系列作品、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英文书法、张恒的摄影作品、章剑的油画,但欧美、中东、南亚的作品压倒多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只有一二十件。
他分析,印度和阿拉伯艺术受关注的原因,首先是目前印度、阿拉伯艺术品比中国艺术品的价格要低,购买者一半以上都是欧美投资者,价格低时买,高了再倒出去,中国当代艺术价格很高,投资者可能会觉得“不划算”。而一些迪拜富豪的品位比较保守,还是喜欢大幅、装饰性的传统和本土作品。
伊朗著名艺术家法尔哈德·莫西里的作品《爱》(Love),拍出了104.8万美元的高价,成为中东首个突破百万美元成交价的艺术家,这是最近英国著名拍卖行宝龙在迪拜首场拍卖会上传出的佳绩。而佳士得于2005年就在迪拜设立了拍卖行,第二年5月举办了首场拍卖,拍品主要是中东和印度的艺术品,成交额达840万美元是预期的两倍。随后2007年2月的第二次拍卖,成交额为940万美元。佳士得现代和当代阿拉伯及伊朗艺术品专家表示,迪拜可能成为一个西亚的枢纽。而另一大世界拍卖业巨头苏富比也很快会在中东开设首场拍卖会。
其实,中东地区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伊朗首都德黑兰和埃及首都开罗的艺术创作也相当活跃,但是因为艺术市场没有开放,因此让迪拜有了更大发展空间。10年前,在迪拜的艺术品市场上,主要是以游客为目标的沙漠风光水彩画,展示在酒店、商场和许多民间画廊里。如今,这座城市拥有多家拍卖行、国际艺术展,以及国际画廊或艺术学校。英国《艺术报》的记者感叹,迪拜崛起成为艺术品市场中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在挥金如土的富豪、琳琅满目的商店和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带头下,艺术品交易自然也随之跟上。
石油富豪同中国艺术品需要沟通
“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通道,中国的丝织品和瓷器工艺品曾经通过这条古老贸易之路传到中东国家,如今每年都有几十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出口到迪拜,那么中国的艺术品呢?目前,迪拜的收藏家不管是酋长、伊朗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还是欧洲人,更偏好最广泛意义上的本土艺术品,但同样对中国艺术品和有中东或伊斯兰背景的西方艺术品感兴趣。
国际画廊业主被迪拜的商业和金融环境吸引,认为迪拜是个新兴的艺术市场,不但许多欧洲画廊愿意尝试进入,比如在北京798开有画廊的意大利常青画廊连续两次参加迪拜艺术博览会,韩国、日本画廊也非常踊跃。其中,伦敦BenBrown画廊带来的安迪·沃霍尔作品卖出了195万美金,纽约的SundaramTagore画廊45万美金售出日本艺术家HiroshiSenju的作品。
但中国画廊对迪拜市场的热情冷热不一,由香港富豪林百欣之女林明珠创办的对比窗画廊,应该是唯一一家出现在今年迪拜艺术博览会上的中国画廊,林明珠希望把将中国传统和当代相结合的作品展示给西方观众。北京的龙艺榜画廊艺术总监托泥则表示,目前中东还不是非去不可的市场。他觉得,尽管国际艺术品市场是联动的,但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宗教、文化风俗的独特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当地投资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也会有,但比重少,况且中东艺术家也在崛起。
中东地区的文化的确很特殊,而且身披白袍或者黑纱遮脸的阿拉伯人容易给人保守的感觉,不过,实际上迪拜是一些重要的当代艺术家的第二故乡,例如埃及人物摄影师尤瑟夫·纳比勒和广受欢迎的德黑兰艺术家法尔哈德·莫欣。莫欣在2004年和2006年举办了织纹帆布画展,画作描绘的是古董花瓶,上面讽刺性地覆满了流行歌词和消费标语,结果作品都立即销售一空。
站台·中国总监孙宁认为,每一个藏家的品位不一样,虽然在文化差异上有障碍,但不会排斥所有的艺术作品,已有一些中东收藏家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她也表示,迪拜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很多国内的画廊还在观望之中,需要一个相互认识和欣赏的过程,看双方怎样去培养藏家,比如在中东市场先做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主题展,这样中国画廊去那里才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