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由张小涛的《迷雾》谈艺术家的跨学科创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10-02 08:32:54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品背后 张小涛的社会理想

  张小涛说:“我想记录和见证我们这个历程中个体的煎熬、忍耐、绝望、崩溃的过程,……我试图用动物之眼来观察和视觉分析重钢和世界之窗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神联系和延续。在瞬间的时空更替中我们遭遇了剧烈而迅速的社会变革:集体主义的物质化欲望诉求,传统文脉的崩溃,当代人精神的普遍失落,以及全球化市场和后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转型期的混合,给每个中国人带来巨大的震荡和变化,呈现了荒芜的废墟和繁荣的工地交织的壮丽景象。”

  张小涛对我们生活其中的鲜活的世界抱有过于悲观的认识。这是一个问题,艺术的针对性不在于救死扶伤。同样,认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精神的苦难,这种前提是错误的。对于张小涛不断提出的问题:

  “在物质与精神的错位空间里,我们每个人的肉身和灵魂在哪里?”

  “在历史与现实纠缠的迷雾般迷宫里,我在哪里?世界在哪里?”

  “我们社会主义遗产中什么依然存活?什么已经死亡?过渡时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构变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确立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转译?如何从过度时期的无序……”

  这些种种的疑问是否能够在艺术中寻求解答?我表示怀疑。抛开这些宏大的主题以及让人困扰的话题,我们观看艺术自身,张小涛如何经受我们对他作品的考量呢?文本过于强大而艺术式微。事实是:此展中张小涛的绘画作品,六幅作品中至少有两幅作品是未完成的,结构和透视都有待考量(既然是现实主义的画作就应该用学院派的技术来规范)。就这个展览来说,因为作品本身的种种缺陷,唯一能够得出的合理解释就是张小涛并没有像我们对他作品的重视那样,他并没有过多的把心思放在如何描绘好每件作品的细节上去,张小涛把他的六幅绘画作品称之为“剧照”,把占据了整个大展厅的作品称为“还原虚拟的电影拍摄现场”,这说明,这一切都是为了动画作品《迷雾》而服务的,或者说,这些仅仅是动画作品《迷雾》的衍生品。那么,我们,现在剩下来的就是唯一的一个问题了: 作品的意义是否胜于一切?!

  一件作品的意义与一个展览的影响力

  张小涛不是用一件作品来提示这个意义,他用一系列的作品来说明这个道理,用一个系列的作品来企图构成一个事件。那么,一件作品的意义与一个展览的影响力究竟区别在哪里呢?

  我在张小涛的画册中发现他选取了勃鲁盖尔1562年画下的木板油画《死亡的胜利》来佐证他的思考。如果不是因为张小涛的发现,我不会得知世界上会有这么一件作品存在,但是在我知道有这么一幅作品而张小涛也发现了他,同时还拿来说明自己从这幅画中获得灵感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幅画与张小涛这次展览作品的密切相关性。张小涛是这样注释这件作品的:

  1562年,勃鲁盖尔的木板油画《死亡的胜利》,更多地采用一些幻想和虚构的手段,目的在于揭露教会的黑暗与宗教法庭的恐怖和对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画面中,背景是一片狼烟烽火,大地呈现出一种血红色,到处树立着绞刑架,土地荒芜不堪,死神——成群结对的骷髅,正向着村镇而来,可是人们还在徒劳无益地试图到标有十字架记号的庞大捕鼠器里寻找“避难处”。左边有一辆盔甲车式的载器,上面满装着白衣教士,他们打着十字旗号,是魔鬼不敢问津的“天使”,在观察这群可怕的不可计数的牺牲者。

  张小涛制作的骷髅造型与图中骷髅的造型如出一辙。而且在张小涛写给影像制片人的信中也提到了让设计师严格参考此一造型的明证。如何摆放,他也说出了要参考的必要。画中有马车拉着骷髅头的造型,这与张小涛卡车拉着骷髅脱离不了关系。这让我联想到一幅画与一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时间漫长一晃就是446年。张小涛长期的思考与梦境与这幅作品是相似的。而唯一不同的是,古人只是画了一幅画,而张小涛花费了几百万,画了六幅作品动用了五辆卡车,上千个骷髅以及长达32分钟的动画作品一部。张小涛所做的这些,包括事前媒体新闻发布会,事后作品研讨会,其实目的都是事件重于事实(即作品自身)。每次的研讨会,讨论可以离开作品自身,而参会人员可以涉及多个领域。这让我强烈的感觉到,作品只是一个话题的引子而已。作品并不重要,而艺术家关心什么成为重要的话题。

  而这件作品是否能够构成一个事件呢?花费了几百万的作品他能否构成人们讨论的一个话题?有一个数据让我觉得担忧:开幕式当天前来有500位(约数)观众,那么最多有100人看过了超出十分钟的时间长。展览周期时间是40天,每天的观众流量最多100人,那么统计下来,最多就是有5000人看到过这件作品。哪怕在几百万的人口范围里边来统计这个数字都是微小的。当然以后还会有很多次的播放次数。加上靠邀请来的这些批评名人的传播力以及媒体的传播力,声音传出去也就是一个村庄的范围。毫无疑问,这是“微观的叙事”。小,太小了。艺术介入社会的能力如此狭小。可是呀!艺术从来就不见得强大过。几百万的投入比不上一幅作品的影响力,这是常见的事情。不可否认,一件绘画作品与一个大型装置构成的话题具有同一性。如果今天艺术要构成事件才能够产生影响力,如果艺术都需要投资作为作品价值的筹码,那么,毫无疑问绘画是毫无价值的事情了。绘画没有比生产一瓶矿泉水更为有效。

  那么,画家是否都应该停笔了呢?!不见得绘画这门传统的技法表现手段在问题的针对性上就比影像作品差。资金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表达的准确与否,如果说需要靠制造一个事件才能够实现艺术传播的力度和叙述能力,这将是一个悲哀的现象。

  选择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我认为这只跟个人的艺术意愿以及个人的技术优势有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3空间——九月摄影联展
· [专稿] 我只是不想说话——张斌个展
· [专稿] 798艺术节开幕
· [专稿] 安晓彤:何时?何处?
· [专稿] 回复“亚洲”——当代艺术中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