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798的主角?
在郝光看来,是艺术家再造了798,艺术家们应该得到更好的服务,他们的权益理应得到尊重,而798的发展,也应该由这里的艺术家来主导。
“要不是我们,798能有这么响亮的名声?要不是我们,七星集团(即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哪能养活那么多的下岗工人?”郝光大声嚷嚷着说。
的确,在2002年艺术家扎堆儿798之前,这里只是七星集团一片废弃的厂房。有艺术家看中了这个地方,开始“忽悠”同道中人过来做伴儿。因其独特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和传统工业环境,以及低廉的租金,众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纷纷被吸引,前来租用闲置厂房,并进行改造,这里逐渐变成艺术家聚居区。
郝光的艺术空间,租用的便是七星集团下属物流公司的仓库,租期5年。接手后,郝光将其简单改造,变成一件艺术作品“火车头库”,并在这里过上自由、静谧的创作生活。后来,他又卖掉3处房产,投资于此。
和郝光一样,其他艺术家大多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所租用的空间进行改造。随便走进一家画廊或空间,都会发现一些旧工业厂房的影子。在一处空间的房顶上,仍保留有“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红色大字。另一处空间的一面墙壁上,仍有“文革”时期的黑板报。“每个空间都有个性,都有看头。”一位慕名而来的山东游客说。
2003年,艺术家黄锐和徐勇发布号召“再造798”。798内所有艺术空间,在同一天对外开放,“一天之内来了上千人”。这一年,798共举办3次大型艺术展,一炮打响,形成独特的“798现象”,并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多家国外主流媒体,均对798现象有很高的评价。外国政要和社会名流也开始频频光顾798。而一些艺术大腕的入驻,更增添了这里的氛围。
北京也因798而受到好评。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12个城市之一,其中一条入选理由便是798。
从一开始郝光心里就明白,尽管他租用了这个地方,但他始终只是一个房客,无权干涉房东对房子的处置权。他也早知道,这个地方将在2005年底完成拆迁,变成一个电子城,一个制造电脑、电话和手机的地方,绝对与艺术无关。
但是,在798获得众多荣誉后,入驻这里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关于798要变成电子城的早期规划。他们多方呼吁,各显神通。终于,政府最后定下了“看一看,管一管,论一论”的九字方针。2006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把798艺术区列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同年,朝阳区区委与七星集团等单位共同组建的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成立。次年,政府拨出合计超过1.2亿元的专项引导资金,对798进行全面改造和管理。
北京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1月,入驻798的画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及各类文化机构有400多家。而根据黄锐的描述,在798出现以前,“北京仅有五六家画廊”。
黄锐是798的最早进驻者之一。在他新出的《北京798》一书中,他记载他人言:“一小撮艺术家,自称是房客,到了798租房。主人要赚房钱,且签下合同。忽一日,房客造反,说房子是文化遗产,要保护,要成立艺术园区。主人愤怒欲赶走房客,引起纠纷。谁知房客理直气壮,搅弄是非,反客为主,一下子成名,成为798故事。”
“在艺术区,谁是主角,一直就是个矛盾。”黄锐说。现在他已经搬离了798。
郝光等人曾经设想由798园区内的艺术家成立一个管理机构,但一直未能实现。而作为管理方的七星集团则成立了一个“专家指导委员会”,但郝光等十多位受访者均表示,这些专家中,没有一位来自798。
“艺术区的事,应该是这里的艺术家说了算。可是你看现在,798都乱成什么样了?谁来保护艺术家的利益?”郝光质问道。
“没有了艺术家的地方,还是艺术区吗?”
今年的艺术节刚刚结束,798内到处还留有艺术节的影子。数目众多的游客、随处可见的商业广告、三三两两的地摊,都在见证着798的繁华。
腾空的管道,部分被包上了一层白铁皮,部分保留原有的油毛毡外表,黑白相映,很是扎眼。路面及部分基础设施也处理得极其现代化。沥青路面、橱窗玻璃、造型各异的路灯,都表明这里与北京其他繁华地段日益趋同。而在798内最重要的“大通道”中,地面铺了大理石,墙壁镶了玻璃橱窗,顶上则是各种灯光,过道中还有工艺品和服装的摊位。要不是北端的几个机器阀门和一个空间的车间大铁门,还留有历史的沧桑感,整个“大通道”的布置,看上去与任何一个闹市没有二致。
这些,都是那1.2亿元资金的改造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