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为丁聪画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11 11:15:45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作者:高莽


丁聪画像(最后一幅) 高莽

  给漫画家丁聪画像,岂非让人笑掉大牙?

  也许我脸皮太厚,也许我不知天高地厚,总之在与丁聪接触过程中,我毫无顾虑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画过不少速写像和漫画像。

  丁聪为人憨厚,从不挑剔,从不讲坏话,从不背后整人,对人总是热情有余。记得有一次提起“反右”,领导让他揭发黄苗子的“罪行”。他说“不知道”,通不过。再问,还是那句回答,再问,他无奈,最后说:“黄苗子此人甚坏,干坏事都不告诉我……”审查人员只好再把他关起来。

  丁聪只知道作画,他出道很早,20岁在上海已有一定的名气。他的作品很多,成就很大。政治漫画,风俗漫画,肖像漫画……

  我总觉得,几次政治运动以后的作品,他的锋芒不如以前锐利,艺术特色略为减退,但他仍然能够挖掘针砭时弊的题材。

  大家都奇怪丁聪怎么不老?我也问过这个问题,他说:“不爱运动,爱吃肥肉,工作才能葆青春。”

  丁聪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平反,于是他不遗余力地拼命作画。他说:“别人60下岗,我63上岗”,总要抢回被剥夺的20年时光。

  他活到93岁,画到90岁,可谓世界漫画史上的奇迹。

  我一度和丁聪相居甚近,都在紫竹院昌运宫宿舍里,见面机会多一些。他的形象又是那么可爱,难免经常画他。

  我手头保留了为他画得不少速写,大约从1995年到2009年的形象。

  我画过他作画和接待客人时的形象,也画过他在病床上的状态。1996年新年前夕,我到丁聪家去拜访,闲聊中我顺手为他画了一幅速写像。第二年,我根据这幅速写像画了一幅漫画:沈峻像个保姆推着儿童车,身上挂着鸡、鱼、蔬菜。车上坐着丁聪,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拿画纸。后来,丁聪在画上题了一句:“返老还童图。”

  丁聪常说:“沈峻是我的‘家长’。”同时做出一种受气的表情。声音有戏谑也有赞美的亲情。沈峻听后,总是严声厉色地回敬一句:“我只不过是你的一个高级保姆。”她的表情严厉,但透出浓浓的深情与恩爱。

  丁聪每画一张作品便给沈峻第一个观看,听听她的评价。然后说:“要得到她的好评比上天还难。”

  丁聪老年时,几次患了重病。一次又一次住院,而且前胸还作过大手术。

  1996年9月19日下午3时,我到医院病房去看望他。他动完手术不久,身穿病号服,鼻孔插着输液管。我没有打扰他,看他熟睡的样子,偷偷为他画了一张速写。忽然他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沈峻说:“你把刚刚为他画的速写像给他看一看,让他知道自己的模样……”我递给他,他瞟了半响,然后要了我手中的笔,在画上写了8个字:“丁聪于协和病床上。”

  过了一段时间丁聪出院了。我到丁聪家看望老人。他精神焕发,毫无病状,谈话中间,他撩起上衣,给我看手术后留下的伤疤。

  “哇!”真吓了我一跳,几乎整个胸膛斜着留下一条长长的约一尺多的血色疤痕。这么大的手术!

  我说:“我把刀痕画下来,留个纪念。”

  他说:“让我自己画!”他取出一张印有他的漫画像的明信片,画了一条长线,还拐了一个弯儿,这是伤疤。然后在伤疤上又画了20个小横道。他数了两遍:“对,就是缝了20针。”为了确定正确位置,又画了肚脐眼儿。然后在明信片上题写了一句话:“赠高莽并祝合府新年快乐。96、12、12。”在他的自画像一旁署了自己的名字“丁聪”。他愉快地将明信片递给了我。

  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不爱去医院。病越看越多。”可是人老了,病找上门来,又能怎么办?

  10年前,我搬离了昌运宫。此后,偶尔去他家探望,或在一些社交活动中见到丁老。2001年秋天,在庆祝丁老八十五大寿的画展上,我又画了他的一张速写像。当时没有带纸和笔,便借签到的笔,画在赠给每个观众一本的纪念册上。

  我最后一次去看他是2009年1月10日。他已经几次住进医院,又几次经过抢救回到家中。那天,他身穿深色夹克,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一条红毯。

  丁聪的头发仍然乌黑油亮,目光炯炯闪烁,只是脸庞瘦多了。沈峻说,他动了几次手术,头脑清晰,只说话不清,也不能作画了。

  我决定再给他画一张速写像。我向沈峻要了一张纸和一支笔。丁老像往常一样,一动不动地坐着,画完了,我给他看。他脸上仍然是那幅迷人的微笑,然后接过画笔,看着沈峻在另一张纸上替他写的名字,将自己的名字抄写在画像的右上角上。

  他的气色很好,情绪饱满,精神甚佳,嗫嚅漫语。相信他会长寿。没有想到,那次是我最后一次为这位大漫画家画速写像。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徐邦家推出“水之悟”书法展
· 《宾新华楷书千字文》出版
· 陈振濂展示“线条之舞”
· 不做“写字的书法家”
· 书府善拓名家评点——《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