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
黄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晚号君翁,广东南海县西樵人。黄君璧在国画界地位极高,早年盛传的“画坛四杰”即指的是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畲。而台湾画坛又把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畲称为“渡海三家”。黄君璧在台湾地位极高,享有“画坛宗师”的美誉。
见纸即画 年少成名
徐悲鸿曾赞誉黄君璧所画的白云、瀑布是“天下第一”。他的绘画特点是在传统中国画风上融入西画的一些特点,中西糅合在一起。这跟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有着极大关系。黄君璧的父亲黄仰荀是一个爱好书画的人,喜欢收藏古画。黄君璧自幼受父熏陶,见纸即画。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在楚庭美术院学过西画。后来考进了广东公学,有幸遇到艺术界颇有成就的李瑶屏在公学执教,得其熏陶与指教。
黄君璧在20 多岁的时候,参加了陈炯明主持的广州美术展览,获得金奖,因而被当时的广州政府相中,派去日本学习考察一年。回国后,他经李瑶屏介绍,进入广州培正中学教书,并与李瑶屏等十几个人成立了癸亥合作画社。两年后,这个组织发展成200 多人的国画研究会。当时,传统国画和岭南画派之间的争论很厉害,甚至发展成了明显的派系斗争,但黄君璧不主张争斗,他也不评论别人的缺点,而是主张取长补短、和谐相处。他要求学生注意临摹,先把古人的精华消化,再拜自然为师,最后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总结为三句话就是:注重临摹,强调写生,要求创造。
在培正中学期间,黄君璧认识了梁寒操,梁时任国民党宣传部部长,跟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很熟,此次结识,可谓是黄君璧一生的重要转折。而正因此次结识,也才有了黄君璧以后去南京、重庆和台湾的事情。
那时候,传说广东政府买了一架新飞机,要送行政院院长回南京。回南京之前,他们几个跟黄君璧、梁寒操一同去了广西游玩,他们游玩桂林山水以后,还去了衡山,后来一同去南京,黄君璧在南京中山文化馆任文化研究员,负责编画史。1937年,由于日本侵略,黄君璧又辗转到了重庆,当时还跟徐悲鸿看了三峡山水,后经徐悲鸿等人介绍,在重庆中央学院任美术教授。后来,黄君璧在重庆嘉陵山买了一个小房子,经常与徐悲鸿、张大千等人聚在一起写生、切磋画技。抗战胜利后,他随学校迁回南京,1948 年又回到广州,紧接着就随同学校一起到了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