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牵牛草虫》
书斋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雅居,更是这些知识人与思想者的精神家园,斋馆号往往是文人人生观念、价值取向乃至处世态度、品位志趣的自白。
齐白石是20世纪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3个历史时期,饱经坎坷,历尽沧桑,对于人生感慨颇多,他把这些感悟心语题在画里、刻在印里,也通过不同时期改变自己的名号以及斋馆号来表达。齐白石一生辗转流离,多次变换斋馆、更改馆号,他使用过的斋馆号主要有“甑屋”“借山吟馆”“八砚楼”“寄萍堂”,这些斋馆号的产生都有着特殊的渊源,解读这些斋馆号,能够窥探这位艺术大家的个性才情,也能体味人世的沧桑之感。
“甑屋”是齐白石晚年客居京华鬻画时期使用的一个斋号,这个斋号不好从字面直接理解,似乎有伤风雅,其实这里面隐藏着特殊的人生遭际与母爱情结。齐白石早年家贫却喜好书画,他的祖母见况就叹息说齐白石生错了时候,也生错了人家。因为写字画画是富人们的雅事,像他们这样的农家三日风四日雨的,吃了上顿下顿没着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鸣什么风雅,文章不能煮粥当饭吃。后来齐白石一边学做雕花木匠维系生计,一边自学书画,在他的老师胡沁园的劝说下,他改行弃掉斧斤,告别了木匠生涯,在杏子坞、韶塘一带专门依靠为人画像谋生,20多岁时卖画所得已经能够维系家人温饱,他的祖母大感快慰,又叹息说我儿的画竟能在锅里煮粥吃。后来齐白石移居京华卖画为生,回忆起这件事,他对于自己的煮画生涯感慨良多,多次书“甑屋”两字张之于壁,并为自己的画屋取名为“甑屋”,以此表达辛苦笔耕唯求一饱的人生感受,也表达了对于祖母当年呼“吾儿同餐”的温情生活的怀念。
1900年,人到中年的齐白石已经育有两子两女,旧居星塘老屋渐觉狭窄,他就用一次为江西盐商画六尺中堂所得的酬金320两白银典下了不远处莲花寨梅花祠堂的几间房屋。在祠堂内他又择地自盖了一间书房,在其中读书写字作画。因为不出祠堂就能看到余霞岭上的梅花,齐白石为书斋取名“借山吟馆”,过上了相对优雅自得的乡间文人画师生活,做诗有几百首之多。这期间齐白石经人介绍拜在晚清著名经学家兼诗人、湘潭名士王闿运门下,与铁匠出身的张仲飏、铜匠出身的曾招吉并称为“王门三匠”。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七月初七,王闿运召三弟子小饮,他首唱“地灵胜江汇,星聚及秋期”,然后令弟子们联句,三弟子语塞无以应对,齐白石大感羞愧,归里后即将书屋“借山吟馆”的“吟”字删去,改为“借山馆”,表示不敢再以诗人自诩。
齐白石40多岁时已经在湘潭地区小有名气,他陆续收到一些地方政要以及军界长官的作画邀请。齐白石一方面为生计着想,同时也为艺术考虑,决计行万里路开阔眼界胸襟。1902年至1909年这段时间他五出五归,赴陕西、北平、江西、两广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交游各界名流,这些人成为齐白石的艺术赞助人,其中包括钦廉兵备道郭葆生、广西提学史汪颂年,还有刚刚从日本回国的蔡锷以及革命党人黄兴。齐白石为这些人画画或者充当代笔,也教他们的妻妾子女习画,这些人有用名贵笔墨纸砚酬谢的,齐白石收获颇多。1906年,齐白石归家,因为典住的房屋已经到期,他便在余霞岭脚下的茹家冲买了一所旧房,自己画了图样稍作翻盖,修葺一新,取名“寄萍堂”。堂内别造一室,将远游所得8方名贵砚台置于其中,取名“八砚楼”,记载自己的远游生活。后来齐白石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幽居生活,他把自己出游所得画稿整理成一幅长卷,民国时期的大书法家于右任为其题字“借山吟馆图”,语义双关,一则对应齐白石斋号“借山馆”,二则暗指画中景致都是出游借自他山。
“寄萍堂”是齐白石后来一直沿用的斋号,这里面寄寓着齐白石特别的乡土情结。1917年家乡的匪乱打破了齐白石安宁的故乡幽居生活,兵匪抄家使齐白石寝食难安,他一度到亲戚家避乱。后来齐白石才无奈听从友人的劝告,移居京华另谋生路,结果在京城名声大噪,成为一代大家。但是功名成就无法抚慰齐白石内心浓厚的乡土情结,所以他一直沿用“寄萍堂”的斋号。他自感流落异乡似无根飘萍,自号“寄萍老人”,刻印“寄萍吟屋”,在很多画上题跋“作于寄萍堂”,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无尽的乡土情思。想建功立业就要奔走四方,功成名就却又难舍故土情结。身与心总为仇,一个“南腔北调人”,总在思量“故里山花此时开也”。虽然成就了大功业,可是仍然难以抵挡无尽乡愁,这就是人生。齐白石有一首题画诗:“年少何曾欲远行,开门无物不关情。身闲心静全无事,七月枯荷秋气清。”七月枯荷是齐白石的故乡湖南乡村门前常见的景致,客居京华的齐白石总是在画里诗里回味吟咏着故乡的枯荷、故乡的游虾,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晨晨昏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