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张国领:与诗歌一起回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13 17:50:3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三、在自我倾诉中与世界对话

在论及诗人张国领时,我很愿意用“低调”这一词语。与诗歌携手的30年里,他不张扬,甚至与诗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随波逐流,只是由自己的心性默默地行走。对于诗人,这是相当难得的。低调的张国领,写诗,是在诉说中与世界建立起个性化的对话体系,在抒发中寻找,在寻找中呼喊,在呼喊中重建。

在他的诗中,士兵的精神强度是巨大的。这是士兵给予他的启示,也是他心中所向往的。正如他所说:“我最怕别人说我不像个兵,所以,我的任何一篇作品里,都能找到兵的影子。我坚持写军人写战士,写军营的火热生活。我也写过母亲,那是战士的母亲;我也写过祖国,那是战士眼中的祖国;我也写和平,那是战士对和平的祈祷方式。”在为这一文化精神象征讴歌的同时,他更在以此告诉世人,时下,软骨病横行,像钢一样的精神常常不在场。遭遇奉承、阿谀、媚俗、圆滑、名利的争夺和权欲的贪婪,人们不战而败,甚至会主动地积极地迎合拥抱。时刻处于警醒和忧思中的他,因此写下了长诗《血色和平》。这部长诗是因一次突发事情而起,但丰满其中的是诗人长久以来的心灵思考和呼唤。他表达了对战争的仇恨对和平的珍惜,慷慨激昂的背后,是他无尽热忱的期待。诗人是作为士兵叙述者的身份出现的,但诗行里处处充溢着一个普通人的憎恨与呐喊。当然,迸发激愤和苦痛只是诗人言语的外在,诗人真正用心于对于和平的诉求,对于人与人和睦相处,整个人类社会和谐与共的守望。

同样,以《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为代表的情诗,意在赞颂人世间的大美真爱。而今,我们时常忘却了大美的本色,那源于生命的真爱也多半处于失语状态。滚滚红尘挟架着我们步代匆匆,好像在追寻目标,其实是迷失自我。我们需要美的温暖需要爱的相随,但我们却不愿意或者是无暇停下脚步放下欲望静下心灵,去与美与爱细语。诗人是在以情诗的方式,在召唤爱与美的回归,让我们可以在感动之中潜回到自己的内心,让休眠的爱与美苏醒,重新洋溢于我们的周身,化作阳光洒满世界。遗憾的是,或许我们中的许多人没这份心境进入到张国领的诗歌之中,或者只是浅浅地漫不经心地阅读一番,终究无法咀嚼其中的滋味,领略审美的清洁与高贵。这与其说是诗人和诗歌的悲哀,还不如说我们自身的不幸。这其实就是诗人与读者长期互为抱怨的态势。诗人责怪世上已经没有真正去读诗去奉诗歌为神圣的读者,读者则数落如今的诗人不会写诗写不出好诗了。是的,我们都是指责对方,却不用心反省自己。当然,面对这一态势和尘土飞扬的相互攻击,我们还是看到了诗歌存在的价值,体会到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诗歌的,是需要好的诗歌滋补我们的身心,是需要好的诗歌参与我们的人生的。

既是对话,那么心态相当的重要,这取决于对话者的动机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时下的诗歌,并不缺对话的姿势,即使是那些自称是诗只是写给自己看的,看似是极端的私语,其实骨子里还是一种对话,最极端的也是一个我与另一个我的私密交流。然而,我们读到太多怨气漫天的灰暗诗,拽着我们陷于迷茫和阴冷之中。诗歌催人奋进促人提神醒脑的心灵益友隐身而去,变异为一定意义的精神毒品。张国领有着仁厚的情怀和真诚的表达,使得他与世界的对话明亮和健康,流动着一种阳光般的温暖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如果生活是寒冷的,他就去温暖它;如果生活是温暖的,他就去分享它;如果生活是沉痛的、无情的,他会让它沉淀、澄澈,直至光明俱来。尽管他的对话,有时会被嘈杂、浑浊、阴暗之流淹没,有时很少有倾听者,遭到迎面而来的不屑一顾,从而难免有孤独与寂寞之感悄然爬上心头。可他长久以来总是虔诚地倾诉,像战士一样坚守自己的阵地,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又如战士一样的忠贞与赤诚,维护着诗人和诗歌共有的尊严。

所谓无技巧才是大技巧,无技巧并非没有技巧,而是将技巧化于无形,我们读不到,但因有这样技巧的隐形存在才让诗歌美不胜收,生命力旺盛。自然之美,才是大美。生命如此,诗歌同样如此。我并非否定诗人们对诗歌技艺的求索与实践,诗歌要发展,要更有生命力地存在,离不开技术性的创新,但这一切必须是为诗歌的生命和美感,为诗歌的力量和责任服务的。因此,切不可以诗行里所裸露的所谓诗技来评定作品的高下,衡量其价值指数。同样,诗歌的面貌只是外在的,是一种形式,内在的质地才是其灵魂。功夫在诗外,其实说的就这意思。当对话由内在态度坦诚地外化为行为后,张国领以心灵的力量生长着诗歌。这不由让我们想起那田野上的庄稼,在大地这一富足、仁慈、厚爱和力量绵绵不断的怀抱里,生根、发芽、破土、吐绿,自然地成长。生机勃勃但不张扬,质朴绘出了壮美,以自我生命的全部力量奉献给芸芸众生得以生存的根本。张国领的诗歌不故弄玄虚,炫耀技艺,而是将一切内化,融入血液沉浸于心田,然后随同生命一起自然地散发。当然这丝毫不影响他诗歌作为诗歌的品质,反而在朴素之中提升了其魅力。

 

(作者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评论家)

   上一页   1   2   3   4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