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香港公共艺术抢占地盘 艺术巴士开进社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16 10:22:41 | 文章来源: 南方都市报


避免消费文化的污染,分享纯净与快乐的艺术

在陈鸿辉演奏过程中,他所面对的不仅是环坐在台阶上的观众,还有,奔跑在广场上游戏的小孩、刚从超市买菜回来的街坊、在星巴克捧着咖啡发呆的学生与白领,还有,停在马路边的一辆巴士———这是此次活动的首辆艺术巴士,出自本地著名漫画家大泥手笔的“绿色城市”艺术巴士。大泥也是“艺术巴士︰走入社群!2012”大会的艺术总监。

在广场上奔跑的小孩明显对这巴士更感兴趣。“为什么云朵上会有风车?”“为什么小朋友要在云朵上划船?”“为什么小企鹅会站在大鲸鱼身上”“为什么灯泡里会有爱心”……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缠着妈妈讲这巴士上“怪诞”的故事。有几个十几岁的小孩挤在车门前探着头想窥视里面究竟还有什么洞天。而在同比例缩小的巴士模型面前,一个刚刚学会走的宝宝更是直接把这艺术巴士当起学步玩具来。

“会飞的云朵上有发电风车,企鹅把鲸鱼当成大型交通工具在旅行,女孩抱着爱心灯泡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独行的小女孩享受着脚踏车旅行的美好……这一切都是将减碳、节能、环保的元素融入到设计之中。我希望整个设计能带给市民自由与快乐的绿色世界。”大泥说。在大泥看来,现在在香港城市中行驶的巴士车身印刷的都是广告,它们带给港人很多信息、很多资讯,但是没有很纯净的信息与公众分享。例如,就是纯粹地去分享一幅漫画的美好与快乐。“在接下来的作品征选中,我同样也会重视作品是否能带来快乐的、纯净的情感信息。”

曾经创作过公车漫画广告的大泥认为,与广告不同,艺术巴士应该避免文字的感染,在巴士不同的角落有不一样的故事叙述,以避免车身面积过大、车速过快时,视觉上的“猝不及防”。

7岁就随父母移居新西兰的都佩仪,在奥克兰大学主修的是版画复制。但她回到香港后,发现在这个城市中,她所学习的传统艺术根本无生根与发展的可能。她发现,在国外每家每户家里都会有画,周六日的家庭活动就是去画廊、博物馆等,而在香港,逛街成为大众唯一的活动,艺术场馆似乎被认为是中上层人士的特权。“香港人对艺术的认识是肤浅的。在港人看来,艺术往往就是兴趣的认识,但我认为,艺术是可以跨过兴趣这个层次,它可以帮助人去处理事情,可以促进不同种族与人群之间的共融。” 与其把艺术品放在博物馆里,不如主动放到生活里。

正是如此,都佩仪进行了一项名为“香港社区艺术”的研究。从2009年以来,她采访了30多位香港本土艺术家,这些人有些已经尝试策划过一些社区艺术,有些是直击过社区艺术的过程,但都佩仪听到的共同的声音是,艺术在香港很难推行,光靠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力量都是艰难的。于是,有了这个“艺术巴士”计划。“当然,我们也曾想过可能是的士艺术。但巴士更为合适。巴士经常在街道中出现,并且与公众关系密切。我们希望,能够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层面改变民众对艺术的认知,鼓励本土艺术创作,并且将一些正确的讯息带给民众。”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任张址键亦是因为“香港社区艺术”项目研究开始专注于社区艺术发展。在他看来,与其把艺术品放在博物馆、画廊里等着人来看,不如把艺术品就放到民众的生活里,化被动为主动。

事实上,艺术与社区的互动是很多香港艺术家、文化人、教育从业者在思考并实践着的事情。正如,艺术家荣念曾在学校与社区举行“天天向上雕塑创作作品征选”,将自己的雕塑作品《天天》作为原型邀请学生与社区居民创作,香港设计中心也曾经策划过“秦兵马俑”机器人工作坊与动漫创意比赛,用想象力打通历史与现代的壁垒……“在过去的5到10年内,香港艺术家开始思考社区艺术的问题,而学校艺术教育对于艺术社区化的普及有着天然的优势。”都佩仪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