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 金棕榈+金酸梅:中国当代艺术2009

杜曦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1-14 22:00:3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杜曦云

金棕榈评语:

《自由》:铁屋、水龙头在2009年的一个特殊月份进行展示,使作品产生了较为明晰的特指,也由此拥有了文化的当代性。但作者对艺术本体性的高度重视,以及很强的艺术语言能力,使作品的文化指向与具体的政治事件之间的关系,保持了适度的张力,具有了超越具体政治事件的形而上涵盖力。暗黑铁屋所营造的氛围以及高压水龙的强劲狂舞等,在强烈震憾观者感知觉(现场的震憾力,是近年的作品中相当少见的)的过程中,引发多方向的深入思考,立足于中国、当下的文化问题,但又超越于此。

《运动的张力》:在一个泛文化的时代,从雕塑的原定重新出发,从静止/运动、视觉/听觉、室内/室外、作品适应观者/观者适应作品等方向对雕塑的定义进行拓展,在对艺术本体性的把握方面很成功,并由此引发出人对存在物的基本感知方式的重新思考。

《0.7%的盐》:让一个公众形象与私密生活发生强烈冲突的大众文化偶像,再次通过媒体渠道来迅速产生笑与哭的表情,“真实”与“虚假”经过媒体的多次不同定性,越来越难以辨析。在质疑传媒世界的真实性时,作者的形而上思索与一个具体而灼热的社会契机巧妙地结合起来。

《集训营》:原封不动地复制安利驻中国公司对员工的培训过程,但表演者在倒立或倒悬时的超现世诡异状态,让这种培训过程呈现出令人迷惑的底色。作者在对这种培训所代表的具有后殖民色彩的强大意识形态进行质疑时,看似不动声色而且手法简洁,却具有相当的穿透力。

《时间•剧场•展览》:立足当下并回溯历史,对中国的主导文化进行价值观方面的终极追问,这种取向和所触及的深度,与作者的其它作品相比,属于正常水准;但在中国当代艺术界,至今依然难能可贵。

《2009-5-2》:作为1970年代以来最早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实践者之一,作者思辨的清晰、情感的饱满以及对艺术语言的敏锐把握和严谨推敲,使他的艺术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推进后在这件作品中功德圆满。因其对生命价值观之内核的持续追问,而且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期的展示,这件作品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其语气的暧昧不明,以及作者从此之后对艺术创作与展示的明确放弃,让坚定者更为坚定,让犹疑者更为犹疑。

《木林森计划》:严格意义上,是一个以艺术的名义发起的社会公益项目。关注社会并力求介入,于当代艺术而言是老生常谈,但作者并不止于纸上谈兵式的“提出问题”,或叶公好龙式的“介入”,而是谋求解决问题,并在经过缜密的运作后行之有效,为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

《她在这个世界上开心地生活了七年》: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所暴露出的中国当下文化中对于个体生命的群体性轻视,以及政治意识的消极等问题,被以非常简洁有力的方式切中。对文化问题的反思能力和对艺术语言的驾驭能力,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精彩呈现。

金酸梅评语:

《天堂红灯——茶宫》:文化取向和语言方式,在充满宏大“庆典”仪式的当下中国,已司空见惯。民族文化中喜乐感的一面,被剥离原初语境后随意地置入西方语境之中,观念方面缺乏说服力。简单贫乏的语言使现场的“中国红”苍白无力,成为临时移植在建筑一角上的贫血表皮。

《改造计划》:尝试对当代文化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有力表达,却只是将一个人所共知的表面现象用更表面的视觉方式重述了一次,成为简单的应景之作。从观念到语言都没有贡献,却作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作品公诸于世。

《公元3009之考古发现》:将虚无主义无度扩大后,抽空了自身的合法性。既催化本土当代文化的虚无和犬儒,也给异域人士增添更多的笑料。

《千人共唱国歌》:对当代艺术遗神取貌后,以模糊边界为技巧,哗众取宠、通吃八方的伪当代艺术。因其模糊边界后的暧昧,使作品具有莫衷一是的油滑,并因大众和官方的哄抬而滑向媚俗的一端,被关注度越大,负面效应越大。

《吼子》:视觉语言与文化政治显象的简单对应,在文本阐释与艺术表达之间关系混乱,使作品低效或无效。在对国家、区域间文化策略和政治博弈的关注中,偏重于权力层面,却悬置或忽视对特定文化的深层合理性的追问与反思,使自身也流于因虚无主义所导致的机会主义。

《你选择强权,我选择吃屎!》:有突破身体承受力的强大意志和本能,但没有找到反对强权的有效途径,也没有选择强权彰显的特定空间,使令人作呕的极端方式没有获得足够的文化合理性,也没有显现出足够的真诚动机,在“不吃不快”和哗众取宠之间摆荡,流于笑柄。

《破冰——南京长江大桥计划之三》:文化雄心和广阔视野令人赞赏,所思考的问题在当下具有中心性和紧迫性。但作品在视觉呈现方面的说服力不强,在靠巨大和繁杂所形成的最初震撼之后,是看图识字式的图解观念,缺乏对观者的深层触动。而且,数量众多、媒材各异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善,互相冲突、抵消。“耐心的植物会卷土重来”作为隐喻,充满热情,但没有显现出冷静、条理的反思,空想色彩浓厚。

《紧急出口》:将一个经过传媒热播后人所共知的表象,用雕塑语言重述了一次,体量巨大,观念却相当简单。在吸收各种雕塑、装置语言时,忽视了这些语言与漫画式造型之间的冲突,使作品貌似宏大、精致,其实浅薄而草率。

《巴比塔》:保持了文化批判的姿态,却没有对所关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只是模糊、含混乃至因噎废食的喟叹,使作品空泛、虚浮、大而无当。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于洋
上一页鲍栋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