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艺术+金融=?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20 10:52:36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作者:孔详详

艺术+金融,绝不是简单的加法模式。艺术银行、艺术基金、艺术按揭、艺术抵押、艺术保险、艺术品产权交易……这便是艺术与金融发生撞击时碰撞出的火花。

金融化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趋势,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之下,金融化最终将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什么呢?

作为商品,艺术品的真伪不重要

董国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开始阶段,市场肯定有好有差,有人赚钱,也有人赔钱,但总的趋势是好的,因为只有“依靠金融资本的支持,市场才有可能做大”,而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却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的钱在收藏,这也正是市场的原始性和潜力所在。

艺术品市场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忽略它的真伪,只考虑它是否具有市场价值。这就是完全的投资,艺术品的学术价值、真伪鉴别都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它有没有投资价值就可以了。市场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艺术品能切碎了卖,就是其作为商品的最高级阶段,那时艺术品就完全商品化了。

金融化的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无关

石建邦(上海资深艺术品投资顾问):在商业模式下将艺术品金融化、货币化、证券化是对艺术品投资的简单化处理。这种完全的投资只是将艺术品的价值量化,而不去考虑每件艺术品的个性和艺术价值的特殊性。这样做了以后,完全不懂艺术的人也可以参与到艺术品投资中来,但他们投资的不是艺术,而是商品,这种投资与收藏的宗旨相差太远。

以目前国内的情况看来,艺术品市场走向金融化为时尚早。鉴于国内市场在制度、经验、评估等各方面的不成熟,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进度宜放慢脚步、慢慢摸索。

只有顶端的艺术品才有可能金融化

林明杰(上海资深艺术品市场媒体人士):艺术品投资、收藏是个人的事,是很个人化的,是既关心艺术、热爱艺术,又具备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自己的选择。但现在很多在市场上忽悠的人是别有用心的,做什么都喜欢“大跃进”,其实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操盘的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懂艺术、有公心的呢?必须由既追求完美,又有职业精神的人来掌舵,艺术品市场金融化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也要认识到,最终只有顶端的艺术品才有可能金融化,那只是众多艺术品中的一小部分。在现阶段,操盘者很有可能选择那些可以运作的艺术家,也会在某一个阶段内获得成功,但从长远看来,只有真正好的艺术品才能成为“硬通货”。

艺术品金融化,政府推动是关键

黄泷(深圳格丰艺术机构艺术总监):艺术品要想成为金融产品,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评估体系的建立,二是市场资本的推动,三是评论家、美术馆等学术层面的参与。而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扶持,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艺术品金融化只能是市场中少部分人一厢情愿的倡议,民间资本只能起到点带线的作用,而要想带动一个面则一定需要政策的支持,依靠政府的推动才能逐步完善艺术品市场的生态链。

下一页荣宝第三场即将举槌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荣宝第三场即将举槌
· 艺术按揭或有助于完善艺术生态
· 波普艺术家创作 杰克逊肖像拍出数百万美元
· 收藏名人书画成热点 不要轻易收藏名人作品
· 书画收藏“水很深” 小心书画造假“四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