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当代艺术走过冬天 回生何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2-25 13:37:08 | 文章来源: 新民周刊

 

新兴的中产买家

如今,林松主持的世纪翰墨,在2009年9月从798的旧址搬到了同区内相对位置较好并已装修一新的新空间内。2009年,为了让藏家看到画廊的信心,世纪翰墨连续参加了北京、上海和台湾的6个重要博览会,参展费用较之原来一下增加了3倍。“在北京首届艺术酒店博览会中,我们卖了两三件小作品,同时却还买了20万的同行的货。除了这些作品的确值得收藏外,也是一种姿态——为同行捧场。”林松说,金融危机中,画廊间买卖反而增加了,“比以前更加团结,可能大家都希望抱团取暖。”

除了为藏家展示信心,在作品种类上世纪翰墨也作了调整。“我们组织了一些曾梵志的版画,几万元一张,基本一天就能卖出一张。”林松说,画廊的买家中出现了一批中产者,他们买不起原作,版画对于他们就是一种很好的消费。他们花3万买作品的时候,不会想着过两年就升到10万。所以,当画廊本身的态度端正的时候,藏家也会跟着端正起来。“这些买家会看很多作品,学习能力强,当他知道你的作品价格合理的时候,不会‘拦腰一刀’地瞎砍价。”

而在世纪翰墨的展厅中,林松还为藏家引入了世界著名室外装置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的作品,他说,“中国艺术虚火太旺,把世界大师的作品拿来比较,就会让买家了解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参考体系,并且在比较中获知,国内有些艺术家作品实在太贵了。比如克里斯托夫妇的这些作品照片,基本都只做300张,但是由于没有编号,只有签名,所以视为无限的艺术品对待,价格只卖2万人民币。而他的版画,也就8万元人民币。这些都是很鲜活的教材。”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