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2013传是春拍预展 六大专场汇聚名品佳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6-14 12:17:5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本场“案几清玩---文房及扇骨专题”精彩拍品辈出

 

本专题中黄花梨笔筒,木质坚实细密,纹理或隐或现,极具质感,色泽不静不喧,平和幽宁。此器器形较大,呈圆柱状,平沿平底,无唇无足,上下等宽,周身无纹,富有含蓄之美。黄花梨古称“花梨”或为“花榈”,为明清家具首选之材。因其质地细腻,色泽沉静,纹理变化多样,备受世人喜爱。古代文人、工匠在利用这种贵重木材时,为了充分展现黄花梨木质纹理之典雅华美,常常不饰雕刻。此笔筒正为独木黄花梨整雕而成,通体光素,不加雕饰,即为突出木质本身纹理之自然美感,又经细致琢磨甚是滑顺,抚之若婴儿之肌肤,手感颇佳。使原木纹理如行云流水一般,清晰毕现,文静柔美,气象万千,恰好映衬了文人儒雅气质之美。通观此物造型至简,腹身笔直劲挺,体线优美,富有张力,古雅稳重,大气浑厚,实乃自然美和书卷气相结合之佳品,素雅不失细节。加之包浆浑厚,器体较大十分难得。若置于文房案上,颇为清雅实用,尽显文房雅韵。

本专题中另一件拍品也是精彩之作。吴昌硕刻棕竹笔筒。

笔筒取棕竹制成,圆柱状,阔口,空腹,直壁,玉璧形底,器身外壁浅刻吴昌硕篆体书法,沉稳厚重。此笔筒精取棕竹大料制成,突显棕竹本身之自然纹理、质感取胜。造型硕大,制作相当规整,打磨光润,使笔筒在通体深沉的熟褐色中,内外状如牛毛的竹纤紊而不乱,节间根须点犹如玳瑁斑含蓄沉静,将棕竹独特的自然肌理完美展现。其体型之巨,制作风格浑朴大气,极为罕见。加之体表裹有浓郁的包浆,顿使整器透出经年久玩的书斋气息。其含蓄沉静、温文尔雅,品相完美,堪称文房案头之重器。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安吉人。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较细,故予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追溯起源,是吸取了宋代流行的一种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扶手椅并加以改进而成的。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椅子在宋画中一再出现,只需把两侧的扶手降低一些,其大貌就很像明代广泛流行的玫瑰椅。为了轻便适用,小型的椅子不需要有脚枨,而扶手的下降,更是合理的改进,免得把坐者的两肘架得过高以致感到不舒适。之所以称之为“玫瑰椅”,一说是那个时期文人士大夫遵从“玉文化”,故取“玫瑰”二字 ,两字均为斜玉体(不是“王”字旁,是“斜玉”旁)。另一说法是在南方,称这种椅子为“美鬼椅”,因为坐上去很舒适。南方人称“鬼”有时是昵称,如称小孩子为“小鬼”。但是北方人不知道这种称呼,所以传到后来便成为“玫瑰椅”了。此对黄花梨透雕玫瑰椅背板通体透雕六螭捧寿纹。靠背扶手内设横枨,枨下安双套环卡子花,枨上居中安装透雕的螭纹花板,椅盘下安浮雕螭纹券口牙子。整体造型张驰有度,有简有繁,恰到好处地将雕刻艺术融入到玫瑰椅舒展有序的造型线条中。且该对玫瑰椅虽为具有优美花纹的黄花梨所制,但在后背板和扶手上遍布了透雕装饰。所刻纹饰虽满而不密,且所用纹饰螭纹为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古朴雅拙,与简洁、质朴的造型合二为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怀古幽情!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是明式家具常见的一种椅子式样。

沉香产于海南、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为名贵香料,可入药,其脂膏凝结者,入水能沉,故名“沉香”,自古为世人所重。明清之际文人寄情于山水,崇尚自然灵性之美,沉香木笔筒兼具养生与文玩的双重用途,为当时社会风气的具体反映,其风尚亦流传至今。

本场新增的“一柱神怡---沉香佳器”专题收集了30几件上等的沉香。有产自印泥的新香,有流传有序的明清沉香摆件,扳指等等。可以为喜欢沉香的朋友呈现一个精致的香道专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