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叶永青:艺术品凭什么“天价”?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0-29 15:31:0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叶永青说,艺术的定价是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标准,甚至不可信

“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是广州文化新地标时代·国际单位与《南方都市报》携手打造的品牌活动。每个月定期举办两次,邀请艺术各界精英畅谈创作之旅。

国庆期间,曾梵志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 .8亿港元落槌,让人惊叹的同时不禁心生疑问:当代艺术品也“天价”,凭什么?昨日,叶永青做客“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他说,“艺术的定价是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标准,甚至不是可以相信的东西”。

曾梵志的作品曾不过几千元

55岁的叶永青,熟悉的人习惯喊他“叶帅”。“帅”除了指相貌,更多是成就的象征:他是著名画家、策划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艺术院艺术总监。

上世纪90年代初,叶永青已经成名,但无论是其个展还是名气,均在国外。“那时的中国,几乎没有画廊、没有美术馆、没有基金会,没有艺术的气候”,叶永青说。1997年,由于身体原因,他结束游历,回到家乡昆明。

尽管是回家,但叶永青却觉得无比孤独,“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十分闭塞”。直至1年后,他遇见昆明一栋古老荒废的房子,破败的景象和杂草丛生的气质一下子打动了他。叶永青于是盘下老屋,将其变成一个画廊,也是一家餐厅,取名“上河会馆”。如今,所谓的“艺术空间”在城市遍地开花,但是当年,那绝对是新鲜事。

在上河会馆,叶永青帮助艺术家出售作品。“那个年代,许多从我手里买画的人,现在都发财了,因为价格翻了几十番”。曾梵志的作品也曾经挂在上河会馆,当时的售价只不过几千元人民币。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