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后宋柯时代 太合麦田走向何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31 14:39:29 |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曾经叹出“唱片已死”、改行卖烤鸭的音乐人宋柯如今重返音乐界。而詹华主持下的太合麦田也推出新活动,音乐人依然在努力坚持。

说出“唱片已死”的宋柯,在今年初辞去了北京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合麦田”)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去CBD开了烤鸭店。如今宋柯已在恒大音乐公司复出,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太合麦田在新任CEO詹华的带领下也终于有了大动作——日前,太合麦田启动了“音跃独立日”活动,联合小柯剧场和豆瓣网,为独立唱作人(即创作歌手)提供一个包括小型演出、线上线下音乐发行以及宣传推广的综合平台,其中的新鲜唱作人巡礼系列Live Show是国内首个专门为独立唱作人推出的高端演出平台。

网络冲击唱片业数字音乐是支撑

从1996年的独立厂牌“麦田音乐”,到2000年麦田与华纳唱片合并成立华纳·麦田,再到2004年的太合麦田,宋柯带领麦田一路走来。自从宋柯离开后,1994年踏入唱片业、在2004年太合麦田成立之初,以企划总监身份加入的副总裁詹华接管了这一职位。

对于宋柯曾经说过的“唱片已死”,詹华坦言,互联网的免费对传统唱片业是毁灭性的冲击。“我们花几十万元做一张唱片,大家根本不买,我们以前依托挣钱的载体现在消失了。现在数字音乐成为音乐产业全新载体,但是法律没有保护,互联网上全部免费,唱片公司一下子就很艰难。”

这也是很多公司转去做演出的原因,“演出卖票得到的是真金白银”,詹华如是说。

而宋柯当年为太合麦田选择的数字音乐道路,目前仍然是支撑公司运营的主营业务。

太合麦田拥有专业的无线运营团队,其中一些人有过移动相关业务的从业经验,在业内拥有良好的人脉,做起无线CP(内容提供商)、SP(服务提供商)业务来熟门熟路。而在版权方面,太合麦田拥有“麦田音乐”、“红星”的版权,以及公司成立之后制作的“太合麦田”厂牌下音乐作品的版权。“内地流行音乐版权我们是比较强的一家。”詹华表示。

除了互联网授权、移动业务捆绑、彩铃这些最赚钱的数字音乐,传统版权也有收入。詹华告诉记者,公司能从音集协拿回一部分卡拉OK版税,从音著协拿回其他版税,把歌曲授权给电影、广告使用也有营收。“数字音乐、版权的收入占到公司营收的70%-80%,让公司在良性健康的体系下运营。”

此外,太合麦田还负责为旗下惟一的全约艺人MIC男团做唱片、演出、代言等活动。

做平台提供服务支持独立唱作人

尽管仅靠版权收入公司每年都能实现盈利,但作为太合麦田的首席执行官,詹华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只守着版权,公司就没发展了”。所以他决定要做一些项目,“未来这些东西有产生新的生产力的可能性”。詹华如是说。

因此,太合麦田推出了“音跃独立日”活动。这项活动首先是为独立唱作人搭建国内首个高端演出平台。从9月4日开始,每隔两周太合麦田都会在小柯剧场举办新鲜唱作人巡礼系列Live Show,每场演出邀请从豆瓣网上筛选出来的两位独立唱作人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演唱。

对于为何策划这项活动,詹华表示,“麦田一直有扶持内地唱作人的传统,这个传统是品牌的核心价值,不能丢。这个活动能够让我们和这些唱作人、这些新锐力量发生更紧密的关系”。詹华认为,台湾音乐界的主流是企划人主导,李宗盛、罗大佑用他们的创作和对企划的理解来定位、包装艺人;香港是词人主导,王菲、陈奕迅出歌曲都是由林夕写;而“内地音乐的主导力量一直都是自己写自己唱的创作型歌手”。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音乐制作、发布的门槛都低了,用詹华的话说就是“自己下一个软件就能做一张唱片,出完之后自己在网上就能发”,但这些独立唱作人缺乏一个足够专业并有知名度的演出平台。而这次太合麦田和小柯剧场合作,就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高端的演出场所。将参加第一场演出的好妹妹乐队吉他手张小厚告诉记者,他们就是看中了太合麦田和小柯剧场的组合才决定来参演:“一般的演出都是自发性组织的比较多,唱片公司组织这种独立性的演出很少,这次机会难得。而小柯剧场注重音乐品质、观众体验,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性在剧场里演出。”

除了演出平台,独立唱作人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宣传。参加第二场演出的赵照表示,“独立音乐人不懂怎么宣传,这不是我们的范畴。我之前出的专辑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自己的音乐推广出去”。

詹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唱片公司的角色应该是为音乐人和作品提供服务。在这次的活动中,太合麦田打造的是演出、版权服务和宣传的综合平台。这其中包括和中国移动合作的SP平台,作品上传到SP平台就会成为可下载的彩铃。也有跟京东、FAB、亚马逊、当当合作的帮音乐人发CD的传统发行平台。此外他们还有专业的企划和宣传团队提供服务。

赵照表示,詹华和他谈到过关于作品版权、使用权的合作问题,他很认可这种做法:“个人宣传力度、能力、精力达不到,如果他们能把我的歌放到宣传、销售的平台上,会达到双赢。”

版权保护不力行业前景迷茫

谈到公司前景,尽管太合麦田运营状况良好,但詹华并不乐观。因为无论是太合麦田的数字音乐模式,摩登天空的演出模式、音乐节模式,还是其他公司艺人经济模式,都不能像以前做唱片、卖唱片时代一样,形成覆盖到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现在都是各自找一条先活着的路,等着行业变好再说。”

宋柯曾经说过,太合麦田将不再签约艺人。詹华觉得倒不必那么绝对,有很好的艺人还是可以签约。但是他们会非常谨慎,因为无论是签大牌艺人还是新艺人都很难挣钱。

对于很多公司采取与大牌艺人签约的模式,詹华告诉记者,在公司成立初期,为了打品牌,太合麦田也签了很多大牌艺人。但是几年经营下来,他们发现围绕这些艺人投入大、开销大,公司赚不到钱。因此,在太合麦田的运营进入到五至八年时,很多大牌艺人合约到期的时候,公司就没有选择续签。

签约新人也难上加难。现在有了互联网,唱片公司已经不能掌控整个流程,歌迷不听忽悠,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因为接触世界各地的音乐,歌迷形成了细分群体,更加追求个性化。今后很难出现能统治整个市场的巨星,而是每个领域里有自己的偶像、歌迷群体和市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