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设计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新辉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1-14 15:26:15 | 文章来源: 精英博客 于文国

5月18日11时38分,在抗震救灾采访中,新华社记者查春明在天池乡拍摄海军陆战队抢救生命的镜头。 于文国摄


 

三:“两个”奥运中,中外同行的素质比拼与良性参照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来自全世界的2.1万多名注册记者和1万多名非注册记者中,共有摄影记者2000多名。

  而在2000多人的摄影记者队伍中,中国主流新闻摄影队伍中的骨干摄影记者基本在册。这是我国新闻摄影界有史以来参加奥运会报道的摄影记者人数最多、实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

  能够在自己家门口全方位的拍摄世界体育最大的盛会,与国外同行同台竞争实属一次难得的机会,新华社摄影部还被国际奥委会授权,组建了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负责向境内外媒体全面报道北京奥运会。事实上,为了拍好和报道好两个奥运会,几年来中国的摄影记者们就一直做着准备,新华社摄影部从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开始就让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上场炼手,而各报的骨干摄影记者们则从一年前就开始陆续更换照相器材进行着赛前的各种准备。

  从最终的结果看,在近两个月的中外新闻摄影大战中,上会的每一个摄影记者收获都是沉甸甸的。

  至少,中外摄影者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形成了共同的感受:

  一是,中外摄影记者增进了对体育摄影规律的认知和相互职业水平了解。 大家通过在竞争过程中,对所拍摄的诸个项目、诸个题材、诸个位置、诸个角度、诸个动作、诸种光线、诸种构图、诸种风格、诸种镜头等等要素的选取运用中,相互形成了交流、学习、借鉴和了解,进而对现代世界体育摄影的规律有了更深层的认知。在两个奥运的拍摄中,经常看到有这样的例子,一项比赛的某个摄影机位往往成为中外记者“不约而同”的共同目标,有时候为了得到某个共同的“目标”,许多摄影记者还提前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赶来排队。

  二是,用奥运精神拍摄奥运,越是资深越是“规矩”。在两个奥运的拍摄中,中外摄影记者们处处体现出“团结、拼搏、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等的奥林匹克精神。

  我们看到:无论是哪国的运动员,当他们在运动场上每每出现虽然已经名次落后但仍然坚持比赛决不放弃、虽已经受伤但是仍然奋起直追的场面时,既是全场观众席上的掌声喝彩最多的时刻,也是摄影记者席上的照相机的快门声频率最高的时刻。

  我们看到:在长枪短跑的照相机群里,50岁以上摄影记者几乎占了总摄影记者人数的三分之一。而就是这些在中国摄影圈内通常看来似乎该是退役年龄的人群,却是作品产量最高、拍摄数量最多的摄影记者。(据介绍:国外几大通讯社平均年龄均在45岁以上,中国的《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石营年届59岁,他一天的跑动量可及5个比赛场馆,《解放军画报》58岁的大校摄影记者袁学军心脏做过搭桥手术仍然穿梭于各个场馆之中,而他们身上单是照相器材的重量就达40公斤以上。)而且,越是“大牌”记者、越是年龄大的记者其自身的姿态又越是谦和认真,越是外国记者又越是习惯于按照“规矩”办事。

  我们看到:为了赶时间许多摄影记者的一日三餐都是在运动中用一口矿泉水、一口面包和饼干度过的……

  所以,2008年在两个奥运会的体育摄影比赛场上,中外摄影记者之间形成的“对等”比拼和良性参照,让我们难以忘却。同时,它也表明:中国新闻摄影人在经过了自80年代初开始的“对外开放”、“走出去,请进来”、“与世界接轨”等一系列措施之后,现已初步走到了与世界新闻摄影强国“对话”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的形成同时又标志着中国新闻摄影事业未来的发展模式以及宏观思路必须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事实上,两个奥运场上所形成的比拼与参照,对于中国新闻摄影事业今后如何做到“遵循规律、自主创新、引领潮流”等提出了新的课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西班牙女摄影家奥乌卡作品欣赏(一)
· [专稿] 失势-摄影展
· [专稿]西班牙女摄影家奥乌卡作品欣赏(二)
· 鲍昆、栗宪庭谈连州国际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