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商业是面包,设计是果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13 08:55:34 | 文章来源: 中国设计之窗

 

平面设计师的背景让TonyChambers 有足够的信心在杂志的材料和印刷方式上做文章。他把杂志当成一个整体的产品来设计,而不仅仅是一本承载文字和图画的载体。

比如2008 年7 月刊, 为了配合“ 地下精英(Secret Elite issue)” 这个专题,Chambers 在封面上使用了光感墨水,只有把杂志放在暗处才能看到“《Wallpaper》”的logo。

邀请知名设计师担任客座编辑,也是Chambers 担任主编后提出的新举措,如今已成为《Wallpaper》的重要传统。第一年也就是2007 年,他们邀请了Louise Bourgeois(法国老古董女艺术家), Zaha Hadid(伊朗裔英国女建筑师),和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让她们各自设计20 页的内容,以及一期的封面。

“把设计权全权托付给这几位大师,风险很大,”Chambers 玩笑般说道,“不但内容不可控,预算也不可控。”“比如Zaha Hadid,”Chambers 继续笑着说道,“她是一个爱花钱的天才。在她的特辑里,她提出要做一个3D 模型,复制她为威尼斯双年展设计的建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在杂志里面挖一个大洞。这制作起来非常复杂,因为每页中空的面积都不同,这本杂志花了我们一大笔钱,但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笔钱花得很值得。”

2009 年,《Wallpaper》又邀请到Karl Lagerfeld 为其制作封面和专题。“Lagerfeld 很崇拜Zaha Hadid,他看到了Hadid 之前为我们所做的特刊,决心做得更好。所以,他用上自己最喜欢的男模Baptiste Giabiconi,做成‘可揭开的封面’。”

这张封面由两层纸组成,第一层上模特穿着一身Dior Homme 的西装,而把第一层封面揭开,便会显露出模特相同姿势但一丝不挂的另一张照片。

中国制造的“中国制造”

除了创新的杂志设计、与知名大师合作以外,Chambers 在专题策划上也做足功夫。

2008 年,为了做一期关于中国的专题,Wallpapaer 在中国搭建了临时办公室。编辑们从英国飞来,并联合中国当地的设计师、艺术家,一起在中国制作了一期杂志。

“我们做的时机已经比别的媒体晚,所以我们只能做得比别人深入。为了脚踏实地的感受到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2008 年3 月,我们15 个编辑全都来到中国,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公室,开始了为期5 个星期的‘中国制造’。”

建筑师Steven Hall 和上海的Design Republic 为他们提供了办公室,所以从预算角度来讲,他们的花销并不大。“但同样的预算,只要多一点野心和努力,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人们说网络的发展将摧毁报纸和杂志,而我认为,恰恰相反,那些弱的纸媒也许会被淘汰,但是长远看来,网络与纸媒的关系应该是互惠互利的。”Chambers 说。“幸运的是,5 年以前,《Wallpaper》的出版人就很热衷于建立网站,于是我们就逐渐建立了现在的模式,整个编辑部都是网站内容的提供者,另外还有几名编辑专门负责网站。”登陆《Wallpaper》的网站,就可以看到一个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页面。其内容不是照搬杂志内容,而是杂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除了网站,创办单独发行的城市指南“City Guide”,与品牌合作设计商品,开设设计商店,也是Chambers 在任期间的创举。即使是在过去这一年,各个行业都不景气,媒体行业尤甚的情况下,《Wallpaper》也保持了收支平衡,网站和城市指南还盈利颇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