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身体——一个互为镜像的世界
刘静波油画个展
学术主持:卢建文
主办单位:北京 环铁时代美术馆
展览日期:2010年10月30-11月15日
开幕酒会:2010年10月30日15:00
展览地点: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
这里汇聚的是艺术家刘静波不期年之作。可见作者用功之勤,思想之活跃。
“但创作对我并非总是风和日丽……”刘静波讲。她也有过很长一段隐晦不明时期。怎么画?画什么?是孕育期思考的核心。
对卢西安•弗洛伊德、埃里克•菲谢尔作品的研究激发和推动刘静波怎么画之路。在两位艺术家身上她发现“写实”的当代力量,同时她也看到国人对写实理解的偏差,这说明中国还没很好地把这一语法吸收并完成当代性的工作。
从形态来说,弗洛伊德、菲谢尔把人体从解剖学引向心灵的诉求。身心二元是他们表征的轴心。分析前人的成就萌发刘静波的创作欲望,但同时也让她陷入了影响的焦虑。
超越摆脱前人的羁绊,她必须从身心二元的情感离开,才有谱系创新的价值。在大众成为文艺的阅读对象时,歌德就批评过庸俗的艺术家生产感伤的情调来赚取读者的眼泪。今天的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介的交流,如论是网络还是电话……当代人的人际范式为艺术家撇去情感层提供契机,正如朱丽娅•克里斯特瓦所说:后现代人心灵反抗已经消失,人类回归到:零度心理状态,他既不是生理学的也不是社会学的,是因应化的混合物。
因应化的身体正是艺术家创新所在,于是网络、纸媒等中介化的身体图式成为她艺术创作的资源。在理解媒介空间身体的同时艺术家发现当代人类身体的变化镜像恰恰是空间不稳定的根源。
这样,在刘静波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空间在影响着身体,身体在雕塑空间。在此我们不知道哪是主体,哪是客体……这种捆绑的效果最后总是以悖论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域。
空间骛,身体趋,匆匆数语算作《空间、身体——一个互为镜像世界》之序吧。
——卢建文
201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