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艺术媒体如何平衡商业和学术的关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5-14 01:44:31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殷双喜

首先我们要承认,近2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媒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说那些改革开放以来复刊和创刊的艺术杂志,如《中国美术报》(已停)、《美术思潮》(已停)、《江苏画刊》、《美术译丛》(已停)、《世界美术》、《美术研究》、《新美术》、《美术观察》、《艺术世界》、《美术文献》等,就是近10年来先后创刊的许多艺术杂志如《艺术当代》、《当代美术家》、《东方艺术》、《当代艺术新闻》等,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艺术市场的爆发式发展与文化政策的宽松,各种新的艺术报刊与艺术网站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令人目接不暇。

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艺术报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刊物的主要服务对象不是普通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类学生,这些报刊大部分不通过邮局发行,而是自办发行或直接寄送,也就是说,这些报刊的主要收入不是来自订户的订费,而是广告。

报刊杂志如果对刊物订数不在乎,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这些报刊有自己的营利模式,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类报刊为非营利报刊,投资者只是需要一个面向艺术圈的宣传平台;一类报刊可以不依靠订户而靠广告或其它方式(如用版面换画)生存。两者都说明这些刊物不是办给大多数艺术爱好者看的,因此不必在意报刊读者的想法。问题就在这里,当代艺术批评近年来的日益边缘化,在新兴媒体上的越来越可有可无,正是由于媒体对于艺术批评在艺术社会大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的日益忽视。而在艺术史上,艺术批评与媒体的结缘,恰恰是与民众对艺术理解的需求有关。

对于媒体来说,读者才是它真正的上帝,一个忽视读者健康的艺术需求,屈从于资本强权和低级趣味的刊物,只能成为商业广告的载体和资本意志的传声筒。艺术媒体和批评的历史渊源决定了艺术批评和艺术媒体的社会职能。第一,吸引更多的人观看美术展览,传播艺术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促进国民心态向现代社会转变。第二,评价画家、画展的得失,留下迅速、直接的艺术史快照,反映一个时代的公众的审美趣味,留下文化史的表层印记。第三,一方面迅速提高画家的社会知名度,另一方面培养公众对艺术品的收藏、鉴赏趣味,从而促进艺术市场的健康成长。第四,对落后、不健康的艺术创作、欣赏和艺术品交易给予批评,成为促进艺术生产良性循环的社会舆论监督。

媒体中的艺术批评在理论上的主要困惑来自价值判断,即它面对当代艺术,要做出直接、迅速的共时批评,具有多大的艺术真理性和艺术史价值。这就要求批评家加强对艺术发展的历时性研究,对当代艺术和优秀画家做持续的观察,以雄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分析判断来做出艺术史的“切片”。从阐释学角度来看,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从它被创作出来后就凝固不变的,真正的“本文”存在于“文本”的历史性展开的总和之中。艺术批评的意义,就在于提供特定历史文化时空中的、最初的文本解读,从而为后人提供更多的评论参照。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媒体中的艺术批评是前科学的、前艺术史的,它的独特价值也许就在这里。

近年来的一些新兴媒体不仅在准入门坎上标准降低,难以寻到80年代那样有影响力的著名评论家、艺术史家担任主编或执编(如何溶、邵大箴、高名潞与《美术》,彭德与《美术思潮》,刘骁纯、栗宪庭与《中国美术报》,杨小彦、黄专与《画廊》,李路明与湖南《画家》,陈孝信、顾丞峰与《江苏画刊》,范景中与《美术译丛》,易英与《世界美术》,冯博一、皮力、吴鸿与美术同盟网站),而且由于竞争激烈,有时在仓促之间就确定了主编人选。这使得艺术媒体对于主编的依赖性陷入了一个前景不明的境地。一个刊物往往因为一个人、一个编辑、一个主编而兴旺,有时候又因为一个人的离去或者是一个人的更换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有一些杂志可以称之为个人杂志,两三个人就可以办一个杂志,有些杂志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人包办,在某个公寓租一间房,只要带一个相机、一个录音笔,到画家的家里和工作室,到798、宋庄等艺术家聚集区,拍一些艺术家的工作照,做个访谈,整理一下录音,登一些展览新闻图片就OK了。这种杂志的个人化,编辑聘用的高度流动性也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现在媒体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媒体的自我定位需要反思。最近出现的一些没有刊号的艺术杂志,同质化的现象相当严重,相互之间如果把刊物的封皮撕下换一换,是难以区别的。 有关艺术媒体如何处理学术与商业的关系,可能有两种意见,有人认为是冲突的,有人认为是可以协调的。我们可以翻阅美国的《艺术新闻》、《美国艺术》,它的广告和专业文章是非常清晰的,每期都有几篇专家所写的具有学术深度的批评文章(可参见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易英主编的《西方当代美术批评文选》),而它刊登的画廊广告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媒体所发表的艺术家的作品和相关文章难以判断哪些是学术性的,哪些是隐蔽的软广告,判断对于读者来说相当困难,这是媒体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对商业与学术关系处理不清晰的问题。

还有大众和分众、大众和小众的关系,过去我们总觉得媒体的问题是传播学术、传播文化,但现在读者对于媒体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有些读者要求报刊提供信息,有的读者要求报刊提供谈资,读者对媒体的期望值是越来越多样化的。媒体要满足哪些读者的需求,是不是发行量越大越好?现在有不少报刊并不想印刷很多数量,有一些直投杂志实际上是对艺术家不诚实的,他宣称自己发行很多,希望艺术家和画廊前来刊登广告。实际上印出来只要送给艺术家和画廊若干本就可以了,艺术家花了好几万块钱还送给杂志画作,但有些杂志也许只印刷了几百本、上千本,其广告传播效应是十分可疑的,艺术家和画廊无法了解这些杂志的真实印数,这对于他们是不公平的。不少艺术圈里人感觉现在艺术媒体怎么这么多,各种报刊有数十种,但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我们是圈里人,能经常收到各种报刊,每天都收到很厚的一叠,甚至来不及拆。而老百姓很少能够看到这些报刊,因为从市场学角度来看他们是无效对象,那些着眼于商业利益的杂志不会往老百姓家里投寄,他不会傻到印上个三五万份见人就发。

如果设想进入21世纪的艺术媒体今后二三十年将会是什么样的,虽然全球金融海啸将会使中国艺术家和媒体都感觉到冬天的寒冷,但我认为中国的未来是会继续开放发展的,中国经济的繁荣必将带来艺术媒体的繁荣,但是每个媒体包括网络媒体都面临新时期的挑战,在这个竞争的名利场中没有人能够幸免。

(作者系《美术研究》主编,本文有删节。)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