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之后的迷惘期怎么破解
“在坚固的中国文化规诫和西方个人主义游戏之间徘徊”面前的中国当代艺术问题多多,“太太”现象非常明显,比如太收缩在一个稳定的系统里了,以前是太把别人的东西当回事,现在太把市场成功的东西当回事;太保守在一个评判轨道里,心里总有不同程度的幻想——相信参加几个展览以及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够和画廊勾肩搭背上就能解决问题了;太计较眼前市场的成功与否,太和自己过不去了,对自己太不自信了等等……
在这么一个基础硬件越来越好的当代艺术系统环境里,比如艺术区,展示空间,美术馆机构,博览会,双年展等等越来越琳琅满目,却反倒无法释放艺术更多新鲜的力量和可能性,可能真的该重视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的问题了。
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是一段自身成长也属于那代艺术家的经历与挣扎,我们现在很难去改变它的可能性和过多的诋毁它,但是30年后的今天,至少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创作环境,中国当代艺术处于更加开放性的现实环境里,如何创造性的利用多元化的环境,完成新一轮当代艺术的自我新陈代谢,这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迫在眉睫。
思维观念再不必自我封闭在一个所谓的稳定状态与系统里——即便你是一个有市场准入证的明星艺术家,那也至少需要有勇气否定自己,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国几乎绝迹,这也足够证明哪些在中国制造模式上出炉的艺术家们的可怜的创造力。而那些还没拿到稳定收入的艺术家们又有什么顾忌呢,有什么可以不能尝试的?
可实际景象却是这样一幅令人难免沮丧的时髦大画面:共同丧失想象力的掀起“中国制造”生产大高潮——如果把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拓荒史,从成长,到成名,到现在的身份尴尬这个过程比作一部电影,那么结局将对应的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处于迷惘期。
这里唯一需要提示是,艺术家对这个新世界的现实信息能力如何,将对艺术创造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艺术家生存个体你可以保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但对于交互信息世界所不断产生的新现实,能否有概括、表现它们的能力和形式,那该另当别论的。世界没有停止,艺术就没有理由不向前发展——请允许这样喊口号吧。
在最近几年内聚拢了全世界最多目光的中国当代艺术却开始失去它的最初那点迷人的花香与光泽,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静态发展,严重破坏了艺术多样性的发展,在作品面前,让人看不到艺术家对作品的那份真诚。
即便承认过去成功的产品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未来的当代艺术视觉在哪里?这是需要不断和反复去讨论的。在所有行业都在原创力的时候,走在最先列的当代艺术理所当然需要释放自身的创造力,而不是早期没有自主性属性的依附,抑或生存策略。
美国《时代》杂志对这次金融危机所作的评论,“危机之后的世界,将不再是危机之前的那个世界。”在总在打破常态的当代艺术面前有哪些纲纲条条不能打破的呢——可是总感觉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形成了某种被认为规律性的东西而难以逾越,这种致命的思维习惯和卑微劣习是时候可以打破了!
下一把“金钥匙”谁能找到?
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为了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多少还有理由告诉人们之所以翻版加改良的理由,但是在信息全球化发生大变化的今天,当代艺术何去何从已经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也是经过30年朴素同时又是野蛮疯长的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新的社会现实语境,中国的当代艺术势必要往自身内部寻求发展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转化。
中国当代艺术亟需打破目前“已完成”的状态,打开视野,寻找新的可能,释放一个中国艺术家对艺术本应该具有的那种创造力,显然总比现在这样一个梦游状态找不到根系似的现状令人更踏实。
今天,中国艺术界重新组织讨论从“中国制造”如何进入到“中国创造”这个命题也不是第一次了。而这一次的现实前提是,中国的艺术家前所未有的迎来一次真正与全球艺术家同等展现创造才华的机会——遗憾的是,目前看来在这方面的有效讨论还非常之少。
在这样机会均等的调整期里,如果能从丰富到要出人命的信息资讯中,复杂的社会现实背后,互动性的网络世界里,社会人际交流方式发生的变化当中,多层次的心理层面以及交叉状态的文化思维体验过程中,如果中国艺术家能够做出独特性的选择与判断,用艺术带领人们找到理解并确认现实新世界的问题与途径,并能够带来视觉改变的可能性,那么这样艺术创造性才更具有竞争力。这把金钥匙谁能先找到,谁无疑就会在下一轮艺术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未来学者保罗 ·沙弗(Paul Saffo)指出,“创新多半源于社会环境的变迁,这可能是社会动乱、政治动荡、商业转变、消费者消费态度转变等等;对创新者而言,最大的挑战无疑是如何把创新理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实现真正的变革”。
当代艺术新一轮变革的真正力量,在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无论现实如何,30年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是时候需要新鲜的东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