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马六明一直以“芬-马六明”的形象出现在观者面前。事实上,马六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于行为艺术,美院油画系科班出身的他,一直没停止过绘画创作,他的画不仅延续了在行为艺术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气质,而且使这种气质得以自由彰显。一路走来,他将艺术做到了从表象呈现到由内而外散发的转变。
无论他选择哪种艺术形式,马六明都未曾离开过对自我、生活与生命的亲身体验,从一无所有的“北漂”到富足成功的艺术家,角色在变,他对生命的关注与探索却从未改变。
对话马六明:回到朴素的叙述
从惊世骇俗的前卫行为艺术青年到平和恬淡的温情中年父亲,如今,马六明将艺术表达的重心转移到架上油画的创作,马六明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使他回归到艺术最为朴素的展现形式。
记者:公众对于行为艺术,尤其是您当年先锋的行为方式存有争议。如今回头看,您怎样理解那时的艺术表达方式?
马六明:那时很年轻,年轻人喜欢表现自己,从前我将自己放在作品前面,但现在恰恰相反,更倾向于站在作品后面。
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您开始涉足行为艺术领域,当时很多作品里都有对“鱼”这一物象元素的运用,其中有哪些特殊用意?
马六明:作为湖北人,鱼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食材,对它比较亲切,另外,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特殊的文化隐喻。
记者:近几年您似乎离开了行为艺术,现在有哪些类型的新作品?
马六明:现在对行为艺术关注得很少,我甚至想将其忘掉,人生苦短,换个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许更好,目前基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架上油画的创作中。
记者:从前卫的行为艺术到架上绘画,您倾向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变得相对平和,并且画中笔触变得柔和,色彩也明亮起来。
马六明:其实当年做行为,可以说是无心插柳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我从小学习绘画,大学美院期间的专业也是油画,毕业后也一直没有间断过绘画创作,可能大多数人因行为艺术而了解我,导致了对我绘画创作的忽略。
记者:是什么原因使您有了实质性的艺术形式转变?
马六明:我2004年停下行为艺术,彻底转向油画,与孩子的出生有很大关系。“芬-马六明”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是我当时作为最早的“北漂”那种无所牵挂、无所顾忌状态下的自我表达与释放,而孩子的降临让我又有了崭新的生命体验。同样是对婴儿进行刻画,上世纪90年代与2004年之后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前的创作是思考出来的艺术,现在更多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作为父亲,个人感情的成分更多一些。
记者:您以前的油画作品描绘的主体对象多由酷似“芬-马六明”的头像与尚未成熟的婴儿身体构成,这一形象是否与当时的行为艺术形象相呼应?
马六明:有一些联系,“芬-马六明”作为一个图式化的艺术形象而存在过,并在这10年里贯穿始终。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式化符号是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处理方式,例如方力钧、岳敏君、尹朝阳等在艺术上比较成功的艺术家,都很好地体现并证明了这一点。
记者: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符号化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否会产生局限?
马六明:无论哪位艺术家在其一生中有如此的闪光点,能够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就已经足够了。
记者:但大家通常会对走到一定程度的艺术家产生持续期待,您如何看待大众的这种心理反应?
马六明:这种期待是一种惯性,事实上这些艺术家都在特别努力地追求艺术上的发展与进步。
记者:在艺术创作中,无论哪种艺术呈现,都充满了您对自我的各种关注。
马六明:所谓“时势造英雄”,时代赋予艺术家种种际遇和可能,无论关注自我,还是生活与生命,或许每位艺术家的关注点与出发点不同,他们各自具有的艺术精神特质也不尽相同,但始终脱离不开整个时代,艺术家最终能否成功,也仍然摆脱不了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还处于“地下状态”,艺术话语权与价值体系掌握在西方人手中,以他们的眼光评判中国当代艺术,会选择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东西,因此,当时艺术家去做纯粹个人体验、实验性的艺术,会吃亏一些,甚至走向边缘。
马六明
1981年开始学习绘画,老师蔡二和。1987-1991年学习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展览
2010年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大型当代艺术展 (北京) “伟大的表演”群展 (北京)
2009年 “马六明新作展” (西班牙马德里) “中国当代艺术的重生”艺术展 (意大利米兰)
2008年 “遭遇”艺术展 (北京)
2007年 “时机——亲密关系”作品展 (意大利米兰)
2006年 “马六明在首尔”作品展 (韩国首尔)
2005年 “麻将——希克中国现代艺术收藏展” (瑞士伯尔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