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胡斌:究竟该如何历史地看待吴冠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6 17:12:19 | 文章来源: 胡斌的博客

文\胡斌

近三十年来,在中国美术界,吴冠中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从他70年代末80年代初抛出的三篇关于形式美的文章,到九十年代初的“笔墨等于零”的论断,再到近些年对于美术体制的猛烈抨击,每每都引起美术界的轩然大波。他的去世也在美术界、媒体上产生广泛反响,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他被视为“通古今,融中西”的大师级艺术家,收藏界对于其艺术市场前景更是有极高的期待。这当中自然也不乏质疑者,摒除一些情绪化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双方都有人发出历史地看待吴冠中在美术史中的作用的吁求。历史地看待吴冠中,这的确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态度,在此,笔者也试图历史地分析一下吴冠中。

毫无疑问,吴冠中的言论甚至较之其作品更受人们关注。而在言论方面,对于中国现代美术史起重要作用的首先要数他关于形式美的见解。他大胆提出形式美、抽象美的论题,并敢于颠覆在文化及艺术领域占据金科玉律地位的“内容决定形式”论,重新唤起了对艺术自身语言及自律精神的追求,这是对建国以来政治绑架艺术的强有力的反拨,正应和了文革结束之时人们力图挣脱政治意识的束缚,渴望审美向往的心声,其历史进步意义是不容质疑的。但是,他的言说也不乏局限性。邹跃进就分析说:“吴冠中在主要的方面还是用古典的形式美来对待艺术形式”,他的理论“只是为形式探索中的唯美主义开辟了道路。实际上,吴冠中在艺术实践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唯美主义的形式探索方面”。[1]我们知道,80年代以来,对唯美形式的追求成为中国美术界覆盖面极广的一种倾向,逐渐地,它既偏离了艺术语言的前沿探索的轨迹,也偏离了当今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生存处境的切实诉求,而沦为平庸流行的商品和家居装饰的宠儿。高名潞曾坦言:“吴先生这类艺术家比较强调形式与语言自身的美,视觉的愉悦性、优雅。当代艺术除了视觉和语言的探索外,还要和当代人的心理变化、文化变迁、社会转型紧密相联。他的艺术和这些方面显得没有直接关系,加上年事越来越高,距离就越来越远。”[2]当然,我们不能过于苛求置身当时那种历史语境中的吴冠中,也不能将唯美主义不良倾向的源头全归因于他,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白如何客观评估他的那些言论的历史作用。

再说近些年来他对美术体制的抨击,首先也是应被肯定的,他道出来很多人不敢说或者说了也未必有如此反响的真话。但李公明就分析,他的这一系列真话并谈不上有多少见地,其轰动影响“只是名人效应所起的放大作用而已”,对形成自由、平等的舆论氛围未必有利;同时他似乎触及了中国美术界存在问题的根源——体制,但又远不够深入。[3]他所说的“以奖代养”等改进措施也说不上是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见解,而我们看到,被抨击的美协、画院虽不能讲完全没有危机,但它们所做的革新,比如扶持项目,奖励作品等等,也不过是变着法子继续在既有体制的轨道上滑行而已。并且,我们把体制调整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老人的几句炮轰之语上本就显示了我们当前文化艺术群体的悲哀。

我们简略分析了吴冠中的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之后,再看看他的艺术创作。吴冠中曾说他和三股势力作斗争,一是中央美院徐悲鸿和他的学生为首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写实主义绘画流派;一是延安来的一部分“左”的美术干部;一是保守的传统势力。[4]在建国直至文革结束这段时间,吴冠中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而仍执着于形式美的追求,自然被边缘化。他因不愿按照政治模式画工农兵而只得改行攻风景画,宁肯忍受冷落和寂寞也不改变自己的艺术理想。虽然他对写实主义的贬斥有待商榷,但他所坚持的艺术创作取向无疑为单一化的毛泽东时代美术增添了一丝异样的风采。80年代以后,吴冠中迎来了他的辉煌时刻,他的融西方现代派元素与东方意象于一体的,既具有抽象美又不脱离客观对象的作品适合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需要。而愈到晚年,尤其是他去世以后,“东西冠中”的说法传达四海,他俨然成了一位对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方都有着精深研究并予以融汇贯通的大师。的确,他的作品是融合了中西方、古代及现代一些元素,尤其是他以极为直白的现代构成方式演绎中国绘画意象获得了西方人的欣赏,但我们也得承认其途径和深度还有待历史的评估。至少,在对于传统经典的摩习上,郎绍君就曾表示过怀疑,认为他对国画根本没有下过大功夫。

我们回看他的作品,虽然单一检视不乏鲜明的符号特征和个性表达,但整体观之便显得有些千篇一律,鲜见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我们在他的画册及画展中见到太多的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波浪状的弧线缀以缤纷色点的花枝。他晚年的“汉字春秋”系列更是多见游戏涂鸦之作。很显然,他被过度地包装和消费了。这一点,他自己多少也有觉察。他说自己的作品爆出的高价很多都是市场炒作所致。他晚年在艺术市场上另一个引起争议的事情就是,有公司以其水墨或油彩作品为蓝本制作限量丝网版画当成原作签名出售,这些并未开拓出什么新的艺术语言的“复印”、“克隆”之作因为打着吴冠中作品的旗号而售价不菲。[5]

现在,吴冠中走了,对于他的劣评逐渐隐退,毕竟他有那样的艺术威望,有不少人崇拜的骨气,同时又并无什么大的过错,而对于他名声的消费则可以更加安全了,再也不用担心他会出来说一些让人尴尬的话,他的锋芒已经凝固在历史的空间里。对于官方来说,这是在没有大师的时代唯一可以往大师名分上扯的人。对于艺术市场来说,他的作品数量也已经凝固,升值更令人期待。

吴冠中曾有过没做文学家而深以为憾的说法,他最崇拜的文学家是鲁迅,他称鲁迅是精神上的父亲。鲁迅是一个被后来的政治过度消费的人物,吴冠中也是一个被过度消费的人物,他成了文化传播及市场领域里的一个辉煌符号,至于他的艺术言论及作品的具体意义和价值,尤其是那些警语所指涉的问题已经没有人去深究了。

原载《中国美术》

--------------------------------------------------------------------------------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2]彭淑、袁诚:《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28期。

[3]李公明:《吴冠中先生到底炮轰了什么》,《新京报》2008年4月1日。

[4]张英:《我要学政治”——吴冠中的最后岁月》,《南方周末》2010年7月8日

[5]应天齐:《丝网版画与印刷复制品问题辨析——由吴冠中2007“丝网版画新作”说起》,《美术报》2008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