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向京:相信艺术的力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2 10:07:04 |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全裸”是女性题材的总结

就在这里,向京完成了她首个亚洲新作巡回展“全裸”的所有作品。该展览于4月8日率先在香港的唐人当代艺术中心拉开序幕,5月则在曼谷展出。展览全权由北京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策划,最后一站将于9月登陆北京,也将是展览时间持续最长的一站。向京表示,这次不仅是她个人第一次大规模亚洲巡展,更是对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创作的女性题材的一个总结。《全裸》将女性的悲伤、羞涩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生动而充满了象征意义,“为何身为女人”的思考在这些女性形象的作品里变得意味深长。

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从《大众电影》杂志社的美术编辑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最后到职业雕塑艺术家,向京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至今几乎都在与艺术为伴,对艺术的表达早已超过她对人类语言的使用。她被业内人士称为“最勤奋的天才”,这种勤奋最深刻地体现在她对艺术忘我的投入和关注上,每天她都会从早上7:00一直在工作室创作到晚上8:00,从不间断,社会活动几乎不涉足。

她对女人身体的一种全新阐释贯穿于她的所有艺术创作之中,这种视角是非男人的视觉和审美观,是非欲望的视角;她将女人的身体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本质的实在,不取悦于男人。这一点往往连女性自己都会忽视,这就是向京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全新的看世界的方式。2005年,她的个展“保持沉默”一下子抓住了中国艺术界的注意,从那时起向京的名字就深入到了每个看过她作品的人的心中。

 

只想一个与视觉经验更接近的“人”

“其实这每一件作品都是我瞎编的,我只是把她们做得跟自己的感觉更接近,还原自己主观判断的一种东西。艺术存在技术和语言两个问题,而我看重的是语言问题。这里的语言问题指的就是如何去叙说一件事,如何去转换、去传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向京对艺术最真实的想法。她告诉记者,她的学生时代充满着幻想,对于各种问题的看法都很肤浅、很表面。随着岁月的累积,人生得到历练,看事情、想问题也就不再那么肤浅。

当过了老师,向京更加理解毕业生的那种茫然和不知所措的感觉,她从不厌烦地给这些青春心灵以鼓励、信心和希望;反过来,从他们那里她也得到了经验,于是学生们的迷茫被她真实地塑进了自己的作品中,使得作品看起来充满张力和时代气息,仿佛那些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而不再是美术馆里冷冰冰的展品。向京的作品更像是我们的缩影,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各自的影子。或许作品的呈现方式是艺术家智慧与想象的结合,但却是一种真实感受和经历的体现,是人的一种最真实的状态。

于是,她选择了玻璃钢这种甚至比石头都廉价的材料。在它那如同中国人肤色的本体上,向京可以肆意着色和打磨,于是它就那么神奇地在向京手下成为一种最有力量的艺术语言。向京说,“我并不想做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我只想做一个人,做一个与视觉经验更接近的人,做一个和自己更接近的人,而不是摆在美术馆里面有距离的一个艺术品。

触动人心才是好作品

向京不愿束缚在小型的雕塑中重复着自己,她渴望突破,渴望打破常规,让作品直接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她希望作品能让观众还原他们自己的感受,所以她强调的是一种主观的准确,就好像从一双眼睛看到的世界一样。艺术不仅仅是卖钱的,而是一种真挚的、触动人心灵的表达,看着它们似乎可以激起内心深处某种特别的情感,人不会无动于衷,不会麻木不仁,这正是向京的作品所要传达的力量和本意。而真正好的作品才能触动人们的内心,改变人对世界的看法,用另一种方式去认识世界。相信艺术的力量就是向京创作的源泉。

而要广泛地产生这种心灵的共振,就必须借助于某种媒介,向京意识到,媒体在这种心灵的交流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向京开始接受媒体。从接受到不接受,向京逐渐发现媒体的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在课堂里聆听艺术教学,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直观地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初衷,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展览的作品,是媒介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将艺术作品和创作者的意思传播出去,受众不可能永久地看着真实的作品,却可以通过媒体的各种渠道在第一时间看到。这种长时间的心灵上的沟通,自然而然会引起共鸣。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