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京华时报》
3月1日《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真品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以来,观众络绎不绝。
细想来,《自画像》(创作于1911年)作为民国早期油画的经典作品,多为美术史教材所引用,并作为插图所推荐,已经成为美术爱好者、研究者的经验生成、知识构成的重要基点。但对绝大多观众来讲,这件作品只闻其声,未见其真容,类似一个“传说”。此次,这件作品作为东京艺大的藏品,此次第一次在中国展出,引来诸多粉丝欣赏与膜拜,意料之中。
与这件作品相呼应的便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半裸女像》(创作于1909年左右)。这件作品在库房中尘封了半个世纪,经过工作人员几年的苦心鉴定、修复,第一次公开露面,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传说”遇到“传奇”,一唱一和,自然演绎一段精彩的“故事”?其实,故事的精彩程度,还要看“主角”的水准。让人没有失望的是,这两件作品的确可圈可点。
对笔者本人来讲,《自画像》比我期待的还要精彩。一是这件作品保存的完好程度超出我的想象。一个世纪的时间流逝,本以为看到的会是一件皱皱巴巴的风化旧作,没想到画面整洁如新,装裱规整适度。二是作者技法成熟的程度也让观者惊讶。能将印象派技法以及之后的点彩派技法演绎到如此程度,可以让自诩为了解西方美术史的今人反思自己的“了解”?三是作品透出的端庄气象让人不得不正视,而不敢有半丝亵玩。创作这件作品的李叔同此时以“才”闻名于世。才子可以欣赏,这件作品告诉你:仰视。
与之相对应的《半裸女像》经过工作人员的苦心修复,基本和《自画像》所透出的气息一致。修旧如旧,可能是每个修复人员的工作原则,也是观众的心理期待。阐释精彩,但不易过度;顺势而为,当与主调暗合。就这件作品现在呈现的面貌而言,李叔同走到台前,修复人员一直在幕后,民国之风荡漾扑面,当下浮躁火气全无,实难得也!
赵朴初先生评价李叔同有言“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上述两件作品以及其它展览作品可以称为李叔同的“奇珍”了。作为通才、奇才的李叔同尽管一生“奇珍”无数,但仍然可数,可辨。但照此路数,能解释李叔同的“出家”吗?
出身卑微论(庶出)、现实受挫论、看破情场论是常见的三种说法,这些解释多以现实之心为基础展开,成为“李叔同影视剧”的基调。为什么呢?因为以佛教的吸引来解释,而不是以现实的失败来解释,往往是阐释者无能力去想的——影视剧的编导们无法,也无力将弘一法师的佛教认识作为影视剧的主脉。
我看佛门为苦处,弘一看我处苦海。丰子恺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中写道“他们的意思,大概以为做和尚是迷信的、消极的、暴弃的,可惜得很!”其实根源在于,“他们”以红尘为贵,如此一来,怎么可以理解弘一法师呢?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而“伐木者”是不想听懂“鸟语”的。
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