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克劳德·芙尔多演讲内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12-13 08:50:0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部

 克劳德·芙尔多:原法国巴黎罗浮宫公共政策负责任演讲主题:《美术馆博物馆如何来发展观,将美术馆、博物馆看作产业》
    主持人:感谢王明明先生的热情洋溢的致词,下面我们有请本次谈第一位演讲嘉宾。原法国巴黎罗浮宫公共政策负责任,克劳德?芙尔多女士,发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美术馆博物馆如何来发展观,将美术馆、博物馆看作产业》请大家欢迎。
    克劳德·芙尔多:我非常荣幸到邀请国际博览会。那么这次我的邀请是由北京市文化局,还有北京文化委员会所发出的。那么我也把这次机会归于我和中央美术学院所建立的友谊好的关系和互信任的关系。在这里我也向他们表示特别的感谢。在过去三年里面,我也多都是受邀请来参与中央美术学院和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所主办的针对这些博物馆官长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那么每年一度,在北京有40多名高级的博物馆官长和管理人员,他们来自于中国的各个省份,来到北京,参与为期几天的这些高强度的演讲和讨论。那么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们在交流我们在法国的这些专业经验,这个创新性的项目,我认为也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合作的惯例。
    那么我们也都意识到了,我们双方的这些距离,比如说这些距离是由语言、难以翻译困难职业差异,还有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教育成都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而且,我们还存在着人口和这种国土面积的差异。因此,我们互相交流经验和比较经验的时候非常小心,是否距离各地情况,对我个人来讲非常感谢对话和交流里面,我们所获得的这些乐趣,那么这些经验的话,也给了我一些信心来讲述关于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些讨论,一些话题。
    主要是建立在最近法国的博物馆事业所面临的一些变化。那么大家如果懂英语的话请原谅我,我的带歹有法国口音的英语。
    我想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来理解创意产业这个概念,这个俗语由英国人创立的,那么它包括了博物馆还有遗产古迹等等,那么也使用于中国的情况,一看这些古迹更应该加以保护不是加以消费,可以说的话,更可能去创造价值不是商业化的一些活动因为更强调真实性,独特性,单一性不是文化上的大规模的生产,而且负责这些文化产业的管理但为都是非营利性的单位,他们都是以博物馆收藏品历史建筑无,历史古迹,不可以分割和具有象征性的商品,它也是市场上的买卖的商品是大不一样的。
    那么考虑到这些,在当今的社会上可以说有很多新鲜的东西,都是治理于经济的发展,这种背景下如何定位文化机构,那么我主要是通过两个话题的讨论这些问题,这两个话题过去针对30年的博物馆革命,第一点就是文化产业重新发展和重新的给他们赋于价值。第二点旅游业的全球化。我们如何来发现并且古迹富裕价值的,在西方国家在法国是国家政府还由当地政府来促进的,他们开始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可以说面临着好像是一种具有无穷的和不可抵制的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对于许多人来讲,对于过去的历史的保留好像是唯一的,这些文化的生活还有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辩论,主要当时针对电影院,剧院还有当代文学,还有艺术市场还有的话,那些不断出现文化社会学等等,然而这些博物馆缺少资金,并且缺少人们对管理的动机,很多珍宝在那里睡大觉,被公众所抛弃,而且的话,有一种变得促进,被人们认为古董,然而一切后来突然用所改变,随着政府不断的介入,还连续五任的总统进行了很多措施在这里提到四个项目,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
    可以说四个项目对国际上产生影响。第一产生了现代艺术中心,在1977年做的,这是一个多学科的中心,主要是致力于这些现代和当代的艺术和文化,那么这个现代艺术中心,它的所在地是一个非常功能期权的建筑物,那么这个建筑物跟传统的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大不相同的,导致新的创造性的一些想法,在1986年我们建立了莫塞艺术馆,博物馆,它是19世纪的火车站加以改造,而建成一个全国性的印象派化作一个全国收藏中心。这就导致了我们逐渐的去把博物馆作为现代性的建筑,而且重新创造性的利用已有的建筑物,那么在1989年我们开始了罗浮宫金字塔式建筑的工作,这是一个罗浮宫进行改造的一个信号,那么我们可以说,在1981年开始这个工作,1994年完成,就导致了我们首都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代性的博物馆的中心。在最后今年我们又建立了,开放了一个非西方的艺术中心,那么它主要是包括这些亚洲、非洲、还有大洋洲、美洲这些原始的文化,那么可以说这些文化在原来是原始的,现在被认为多样性等级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些文化的概念和辩论,在我们新的时代也体现了我们这个博物馆的一个更新,它的成功也表明了这些文化机构,它的文化古迹,作为教育作为娱乐的一个吸引人的力量。这一过程也是被认为在西方我们开始了一个博物馆的黄金时期。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克劳德·芙尔多女士
· [文博会专稿]视觉艺术产业与城市文化建设论坛
· 艾瑞克·密施斯密特
· 蔡钟基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