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魅力深圳——庆祝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深圳画家影像作品展”
赵伟东
深圳美术馆作为“关注本土艺术,关注当代都市艺术”的城市美术馆。近几年来,成功策划举办了“深圳抽象”、“深圳水彩”、“深圳版画”、“深圳实验艺术”等多个“关注本土”的系列展,推动了深圳美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今年,适逢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为了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弘扬积极向上的城市活力,我们策划了“魅力深圳——庆祝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深圳画家影像作品展”,邀请深圳本土的老、中、青画家,用观念摄影的方式记录他们对深圳的感受。
摄影技术在1839年发明以后,开始主要是作为记录客观物体和社会事件图像的一种手段,如生活照片、新闻照片、人物肖像和风景照片等,这时候的影像成品只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的一个定格,是被摄物的一个瞬间呈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竞争的白炽化,摄影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令人瞩目的是商业广告和产品介绍,这些摄影图像通过各种媒体广泛传播,无孔不入地侵入人们的视野。进入21世纪,电子科技迅猛发展,摄影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摄影器材和印刷(冲印、打印)机器不断普及和升级换代,使得通过摄影这一手段制造的影像成品越来越方便,从而形成了平民化姿态,而互联网技术又为影像成品铺天盖地地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毫无疑问,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现代文化正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图像消费形态。在这个“读图”时代里,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广泛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科技、商业以及艺术创作中。
事实上,摄影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对艺术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与绘画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方面影像产品在构图、采光和色调方面极力模仿绘画格调而成为艺术作品,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摄影;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一种视觉资源和技术手段为美术家借鉴和挪用,成为绘画、雕塑等艺术样式的图像来源或创作素材。90年代以后,随着绘画观念和艺术形式的不断变化及电子时代的来临,很多当代艺术家摒弃了原来自己熟悉的架上绘画,加入到影像创作实验中。摄影这一便利手段,已广泛地被艺术家利用,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这时的美术空间被大大扩宽,新的艺术样式不断出现,如录像、影像装置、观念摄影、电脑绘画等等。而用摄影直接完成或通过对图像进行电脑加工完成的这些艺术作品,已不再是客观物体的简单再现,而是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感悟等因素,成为主观意向的表达。这种对现实影像的改造,我们也称之为“观念摄影”。
虽然,广告摄影也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影像注入了主观的因素,但它们强调专业的摄影技巧,用表演、夸张、隐喻等手法,以或优雅、或唯美、或荒诞、或艳俗、或煽情、或挑逗等面貌呈现在观者面前,其核心是以商业诉求为目的,追求让观众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的视觉效果。而艺术家应用影像进行艺术创作时,强调的是独特的思想性和个人的社会体验。一件好的观念摄影作品,并不意味着要用高超的摄影技术来表现其所摄的对象,并使之符合形式美的原则,重要的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艺术思考,倾注在现实生活的瞬间影像中,或对影像成品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向观者传递某种个人观念,有力地表达独特的观念。
深圳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制度的创新使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同时,文化建设蒸蒸日上,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圳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发达地区之一,本土艺术家在中外文化的冲击下,思想观念更为包容、开放,更容易接受和消化各种艺术思潮。尽管他们多是业余画家的身份,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艺术实验和创作中。由于生活的高节奏,他们对摄影成品的直接或间接利用更为普遍。另一方面,电子产品的高度普及和操作技术的简单化,使得许多具有艺术表达欲望的各阶层人群对于摄影产生出极大的“创作”热情。因此,我们策划“魅力深圳一一庆祝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深圳画家影像作品展”,试图整合这一本地的艺术资源,并试图在学术的层面上加以探讨,从而使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更加健康发展。
参加这次展览的画家有的在特区成立初期就来到深圳,参加过深圳特区拓荒建设,有的是在深圳建设的火红年代投身其中,有的则在深圳出生,与深圳特区共同成长。他们对这块热土都有着各自的体验,在进行这一主题创作中,他们大多采取摄影加电脑处理的手段,对图像进行主观再造,用自己独特而熟悉的图式语言,抒发对深圳25年建设历程的体会和感受。
汪秦生早期从事架上绘画,近几年来主要应用摄影和电脑创作。其作品《创业者》展现的是一组建筑工人的群像,块面化和鲜明的色彩处理,塑造了深圳早期建设者坚强乐观的形象,分割组合的形式,又传达了建设者们从五湖四海走进这块热土的信息;而《火环》则是他对火红建设年代的浪漫记忆。
李振飞的作品在躯体石膏像的照片上随意地刮画了若干色块,表达了一种对苍白冷漠世界的解救和人性关怀。
程平以美术设计师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建筑物倒映在湿滑沥青路面的成像,这种似是而非略带哲理的画面,解构了人们习惯的空间概念,把复杂的物体弱化成简单的平面构成,给人们对现实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野。
文祯非从深圳保安员的肖像中强调了纪律和秩序。许多着装整齐的保安员正面肖像的排列形成的队列状态,而在照片上做的摩擦痕迹,消减了肖像的形象特征,达到了一种高度统一的秩序感,歌颂了保安员牺牲自我、甘作城墙的精神。
张哲冰是深圳年轻一代艺术家,他的作品洋溢着激扬的青春活力,强烈的色彩构成表现出这座新城的现代感和时尚;用这种绚丽的图像做成魔方装置更体现出这座城市建设的奇迹和丰富多彩的面貌。
与张哲冰相反,同样年轻的杨光表现了深圳优美抒情的一面,他通过电脑对现实图像进行处理,呈现给观者的是他梦境般的都市,朦胧的高楼、广阔的天空、优雅的灰调,抒发着他青春的浪漫情怀。
身为高校美术教授的周林一,则用唯美而富于诗情的画面,诠释青春的美好和人间的友爱:一个有着阳光般笑容的少女,置身仿若仙境的梦幻花园中,欢欣起舞,顾盼流连,“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人和自然浑然一体,洋溢着欢乐和祥和的气氛,境界优美,引人遐思。
其他的作者如潘常欢、唐递宏、曾景生、刘思东、林进起都根据各自的体会和认识,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多种手段对图像进行处理整合,诉说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对自己生活的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这次艺术创作的沈鹭是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在她的动态摄影作品《我们的城》里,不断的重复着滚滚的车轮和街道上各色各样行人的匆匆脚步,镜头随着音乐的节奏快慢交替,仿佛是一个生命的青春脉动一一在这座不知疲倦的城市里,她在四处行走的遭遇中感受生命的流淌,体味人生的无常。
哲学家尼采曾经告诉我们:“梦幻世界的美丽幻象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必要条件……在梦幻世界的创造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家……一个艺术上有敏锐感受的人,他对于梦幻世界的态度就像哲学家对于存在世界的态度;他观察入微,而且在观察中获得无比欣悦,因为他借这些形象来解释生命,从这些过程中来描述生命。”而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现实图像进行观念化的再造,使艺术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充满幻想的艺术天空中自由的翱翔;也使更多的人能梦想成真,从艺术欣赏者成为艺术创造者,这就是影像再造的魅力所在。
作者为深圳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
参展艺术家简介
(排名按笔划顺序)
文祯非
1963年生于青海
1981年参加工作
1987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现职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汪秦生
1941年生
196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广东美协会员
广东摄协会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刘思东
1984年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
1987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工艺美术专业
现为深圳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建筑装饰沙龙首批会员
现任深圳市思东城市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
李振飞
广东台山人
197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
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
现为深圳艺术中心工作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哲冰
199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
毕业后至今任职于深圳市福田中学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杨 光
1974年生
毕业于深圳高职院,华南师大
现工作于深圳雕塑院
沈 鹭
1977年生于广东
自由写作、画画、拍摄短片
2004年成立三道门工作室
现居深圳、北京
周林一
广州美术学院毕业
现任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
本职工作 设计教学
1 保安
文祯非(深圳美术馆藏)
2 地铁快将从这里过
刘思东(深圳美术馆藏)
3 火环之二/火环之三
汪秦生(深圳美术馆藏)
1 画室之一 李振飞(深圳美术馆藏)
2 流光 张哲冰(深圳美术馆藏)
3 2005年的风景之一 杨光(深圳美术馆藏)
1 团团转(DV) 沈鹭
(深圳美术馆藏)
2 我们的城(DV) 沈鹭
(深圳美术馆藏)
3 茹虹 周林一
(深圳美术馆藏)
4 蹈之一 林进起
(深圳美术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