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冯骥才谈怎样欣赏艺术巨匠的杰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4-04 17:45:39 | 文章来源: 中国美术家
又是花红柳绿时,依旧春寒料峭。然而,一股浓郁典雅的文化氛围在这所百年老校中迅速弥漫开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异域风情使人感受着人类艺术的无穷魅力。天津人,尤其是大学生们由衷地欢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巨匠的到来,争睹他们的迷人风采,聆听他们铿锵的脚步声。

把达·芬奇请到天津的,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先生。不久前,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第17代掌门人路易吉·贝利尼先生造访冯骥才时,表达了这样一个美好愿望,将馆藏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珍品送到中国展出,以实现他的“做现代马可·波罗”的夙愿,这正中冯骥才的下怀———把浓郁的人文气息引进理工科大学。

但大冯对此展能否成行仍有一丝担忧。原来,去年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在韩国展出后装箱返国途中曾遗失了两幅名画,其中一幅,即是本次展览海报上那位金发贵妇人的侧面头像、意大利画家福巴的油画《一对夫妇》。 但贝利尼先生没有畏缩。他万里迢迢,如期将达·芬奇送到中国,送到天津。

令人难以想像的是,把达·芬奇等巨匠的49件作品安置到北洋美术馆的展壁上,竟花费了大冯整整四天时间!其间,他不仅每天工作16小时,而且每件作品都是他亲手挂上的!原因很简单,这些画太昂贵了:一方面是价值昂贵,仅米开朗琪罗的浮雕《耶稣下十字架》,保险金额即高达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6幢冯骥才研究院大楼!另一方面,这些画作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多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冯当然比任何人更深谙此道。

开箱验画时,大冯手执放大镜,将每幅画都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一番,决不漏掉画中的每一处瑕疵、每一块残迹,并全部记录在案,与贝利尼公司共同签字。布展时,大冯需紧盯现场每一个工作人员与画作的距离,并亲手量尺寸、画草图;挂画时,又小心翼翼用自己的身体托住沉重的画框,由助手轻轻固定在预定位置上。那是一个个既紧张又亢奋的不眠之夜,每次布展后回到家中,他都彻夜难眠,生怕哪幅画固定不牢半夜掉下来。翌日晨,他进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昨天挂好的画有无闪失。 

记者:大冯,刚才在门外见到一个也许只有在巴黎这样的文化之都才能见到的景象:排长队进博物馆。前年夏天我在罗马,就因行色匆匆没空排队,而与梵蒂冈博物馆的艺术巨匠失之交臂。这次您让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人类艺术的珍品,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大冯:应该感谢贝利尼先生。因为欧洲的各大博物馆多是等着艺术爱好者前去“朝圣”,比如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中,波提切利的画就是永久地固定在墙上的。还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等都是无法搬动的。而贝利尼先生主动把画送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远见卓识呀!我之所以把达·芬奇请来,也是基于大学生们接受流行文化多、高雅文化少,尤其是接触人类文化史上的经典少。这些经典,不出国门是根本看不到的,出了国也未必看得到。让我感动的是,天津的观众尤其是大学生们,对展览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北京、山东、内蒙古也有不少人专程来看。这是一次检验,说明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有了很大提高,这是值得庆幸的。也说明人们对高雅文化有一种饥渴。我们做文化工作的人正应该在这方面努力。

从人类文化史层面看达·芬奇
记者:我注意到,此次画展的参观者中,固然有不少美术界人士,而青年学生则占据了很大比例。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这些从未接受过美术训练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知道欧洲文艺复兴,知道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却未必能深刻理解这些巨匠的艺术,所以想请您谈谈应从何种角度欣赏这些大师的作品?

大冯:展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画家的个展,我们从中可欣赏他的技巧、意境、风格,还有特定的内容等;另一种是人类历史上沉积下来的艺术经典,就不能仅看这些表面的东西,而要看到它背后的东西。我认为,这次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要从两个层面上看:一是从人类文化史的层面,二是从西方绘画史的层面。
 
先说人类文化史这个层面。西方艺术史有三个发展巅峰———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印象主义时期。其中最伟大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以雕刻为主,维纳斯、拉奥孔,人体结构既准确,又精美,但题材基本是神话中的女神和英雄。从公元四世纪到十三世纪,即我们常说的野蛮黑暗的欧洲中世纪,西方艺术则被打上深深的宗教神学烙印,变得苍白、干瘪、呆板、概念,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始于十三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神学,在艺术上强调古希腊罗马的传统,在精神思想上则提倡人文主义,张扬和尊重人的个性。不仅画家、雕塑家这样,诗人、作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也是这样。文艺复兴不只是一场空前的艺术运动,更是人类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革命。例如,这次展出的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安吉利科,画的仍是宗教题材,却把人的生命注入其中,笔下的圣母已开始具有人的灵气和情感了。一直到拉斐尔的圣母,完全是一个美丽、慈爱、安详又圣洁的母亲了。到了十六世纪的提香,全部变成世俗化的肉感的女性形象。
 
这里我想重点谈谈达·芬奇。他不仅是艺术巨匠,同时又是自然科学家,发明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还精通数学、解剖学、地质学、兵器学,左右手都能写字,一辈子不停地转换兴趣点,可以说,他涉猎的所有领域都有建树,真是匪夷所思!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挣脱了中世纪封建神权的思想禁锢后,人类是如何重新发现世界,重新发现人自身的能力、尊严和价值的。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影响了其后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走向。 

记者:您这样讲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恩格斯热情称赞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理解了艺术的发展和繁荣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条件,那就是社会的变革和精神的解放。从艺术欣赏角度上说,展览中的这些作品无不表现出大师们卓越的造型能力,无论风景、人物还是静物,结构准确,光感、空间感和透视感都很强,请您具体分析一下,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欣赏文艺复兴巨匠们的原作呢?

大冯:你知道,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人是用研碎的矿物质原料和上胶水或蛋清作画的,它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颜色不能覆盖,一笔定乾坤,很难修改,二是颜色干燥后,便鲜艳不再。而十五世纪油画颜料的发明,使绘画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观。发明者是意大利北部的爱凡兄弟,他们用油调制出的颜料,不仅可以覆盖修改,而且历久弥新,大大丰富了绘画的艺术表现力。如这次展览中拉斐尔的那幅《巴蒂斯塔布道》,历经了几百年沧桑,还是那样鲜艳夺目。还有解剖学的应用。米开朗琪罗曾从当时出土的古希腊雕刻《拉奥孔》中,学习古人的造型手法;但要更深入地理解人体结构,还须做一件当时教廷不允许做的事———解剖尸体。达·芬奇一生解剖过30多具尸体,把人体内部的结构把握得十分精确。这次画展中的《骑士》,骑士身上披的全是羊毛,但我们能够分明地感受到羊毛里遮掩的结构精准的人体。这使我们联想到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中的手,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只手”,它太柔软,太美了,连手的重量都可依稀感到。达·芬奇采用的是“薄雾法”,这种方法能使画面产生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的儿子”,他强调感觉。一是画家对事物的感觉,一是观众对画的感觉。这种主张使绘画具有生命感。因为生命是感觉到的。达·芬奇之后的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重心已从佛罗伦萨转到威尼斯。提香长寿,活到90多岁,给后世留下了大量色彩缤纷的作品,这些用色彩语言说话的名画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绘画,直至印象派。如果我们也读文艺复兴的历史,再来看这些画,就更可以认识到这些曾经推动着艺术史的每一个伟大的足迹。

记者:提到文艺复兴三杰,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和拉斐尔的圣母等,对这次展出的三杰作品,却有些陌生。这是否会影响这些名画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呢?此外,展览中的有些名画,画幅很小,这是为什么?

大冯:应该说,三杰的传世之作数量不是很多,而且有些是附着在建筑上的,无法和很难移动。能拿出来的也就是这些了。在这次验画中,我发现达·芬奇的《骑士》是很随意地画在一个笔记本封皮上的,描绘了一个打猎归来一无所获而神情懊丧的骑士形象。米开朗琪罗的浮雕《耶稣下十字架》,是祭坛上一件大雕塑的小稿,内中人物虽小,却很生动传神。拉斐尔的《巴蒂斯塔布道》,色彩对比强烈,画中一个带帽子的男士就是画家自己,这是拉斐尔惯常的手法……总之,能看到大师们的非代表性作品已经很难得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这次画展的作品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是按空间分割成A(大幅)、B(小幅)、C(中幅)三个馆。尽管如此,仔细观看每幅作品前的说明文字,你仍可大体把握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至于那些小幅的油画作品,它们有的是宗教画,有的是室内小装饰,还有的是画在柜子上。

记者: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像一座座高山,令后世景仰。但这些高山是否就不可逾越了呢?您认为在当今时代还能产生新的艺术巨匠吗?

大冯:本次展览开幕式上我讲了一句话:在商品经济时代,一切文化都被商业改造了,我们还能产生巨人吗?恐怕很难了。因为商业需要的是“超女”、是明星大腕,是不断变换形式变换手法从消费者口袋中掏钱,把一个巨人摆在那无钱可赚。商业改变了人类的一种传统精神———对永恒的追求、美的追求、真理的追求。而我们通过让艺术巨匠走进大学,让学生免费参观,就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什么东西是最值得珍惜的。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