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金奖) 李节平
本报记者 张晶晶 鲁 娜 续鸿明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到来之际,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油画展、版画展、水彩·粉画展、漆画·陶艺展9月底陆续开幕。全国的美术家们满怀激情,创作出了一批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艺术精品奉献给人民,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
油画:
艺术语言彰显中国精神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9月28日在武汉湖北艺术馆开幕。本届油画展488件作品参展,包括金奖2件、银奖7件、铜奖6件、优秀奖5件。许多获奖作品作者名气不大,且年龄不大。
纵览整个油画展览,从题材来看,反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当代重大事件的作品因题材本身的关注度,令人印象深刻,且占获奖提名作品一定的比例,如赵培智的《来自高原的祈福——“5·19”国家记忆》和白展望的《壹玖肆玖》。此外,农民、市井生活题材也颇受参展油画家的青睐。
若论创作手法,仍以写实具象为主,同时不乏抽象和具有国画写意气象的作品。陈钧德的作品《山林云水图系列——日映岚光轻锁翠》富有写意山水味道,著名油画家詹建俊认为这幅作品形式语言新鲜,吸收了中国画的写意,色彩非常漂亮,色彩关系富有韵味。整体来看,照相式的作品比往届减少,油画家们越来越画得轻松大方。
就油画家所在展区来看,作品地域分布比较均匀,西部省份和各自治区均有作品入选。新疆和内蒙古地区作品的入选和获奖率很高,20件获奖提名作品中有4件来自新疆地区。这表明近年这些地区的油画创作水平有较大提升,组织工作出色。军旅画家入选和获奖较多,这与部队相关部门历来重视全国美展以及组织创作上的扎实工作有密切关系。罗田喜的《晴雪》用准确的手法展示了新时期解放军的威武形象,令人耳目一新;陈树东的《1949》摘得大奖,不仅是沾了题材的光,其手法也相当出彩。
当记者问起参展嘉宾哪些作品打动人时,靳尚谊、詹建俊、吴长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金奖作品《小夫妻》。詹建俊评价道:“《小夫妻》画得好,人物形象健康朴实,不是画年轻人的浮华颓废,而是画出了年轻人踏踏实实劳动的形象,有精神内涵。”吴长江说:“《小夫妻》画的是两个人白手起家盖房子,我从夫妻的眼光里看到一种坚定。作者的技法不见得最出类拔萃,但这幅作品特别提精神气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气派。”
总体而言,与上届美展相比,参展的作品艺术水准有明显提高。油画家越来越重视艺术的真实,避免模式化,在形式语言上重视写意性和表现性。吴长江认为,油画家对国家变化的关注视野可以更宽一些。油画创作如何在艺术观念、语言手法和风格特征上更具个性和多样性,如何进一步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依然是当今中国油画家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版画:
技术飞跃 形式出新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版画展,9月28日在南京江苏美术馆开幕。357件入选作品从各地推选的611件作品中挑出,其中包括4件银奖、6件铜奖和4件优秀奖作品。本届版画展览的一个特点是作品形式丰富、多样,紧密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吴长江认为这与入选作者以青年艺术家居多有关。他强调,对作品形式的探索固然重要,但作品更需要表现作者对周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青年版画家的作品无论在表现的深度和使用材质的广度上,都得到了评委的赞许。这也体现了全国美展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美术家的好作品涌现出来。
冯远认为,本届版画展艺术家在研究主题内容之外,在艺术形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此次展览中,并没有感觉到版画家卖弄技巧。他们在把握真善美的主题的同时,把比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层面上来,这是应当鼓励的。他也指出,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者不能分离,技术上的探索和表现的内容应尽可能完美融合。
本届版画展没有评出金奖。吴长江解释,评委对版画的整体水平有更高的期待。“我觉得评委的评价很公正,作品是不是代表了我国版画这5年来最好的水平?虽然参展作品都不错,整体面貌也很好,但凸显的内涵尚嫌不够。”吴长江告诉记者。
吴长江希望全国美展能够涌现打动人心的作品。本届版画作品更多的是有想法,形式新的作品比较多。这不仅仅是版画这一画种的问题,也是整个美术创作的问题——如何表现时代的精神?如何打动人心?
水彩·粉画:
借其它画种之长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9月26日在辽宁盘锦辽河美术馆开幕。此次共展出水彩、粉画作品379件,其中包括366件入选作品和13件评委作品,共评出14件获奖提名作品。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黄铁山介绍,“本届水彩画有交响乐,也有小夜曲。”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刘寿祥认为,本届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更加关注实际的生活状态,原来水彩倾向于表现唯美,对生活关注不足。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王维新观后评价:“人物画作品非常多,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水彩、粉画画面风格逐渐从写实向写意发展,这当中有借鉴中国画写意的成分。”
在探索水彩语言表现力时,一些水彩作品吸收了其它画种的优势,这使得水彩画的表现语言更多元。但是,吸收融合后,却带来了水彩语言本体表现力模糊的问题。水彩画并不擅长表现当代大幅题材或重大题材,不得不借鉴其他画种的优势。
刘寿祥告诉记者,画种的借鉴和融合的确会淡化水彩画自身的一些特性。水彩、粉画学界也曾多次探讨过这一问题。学界认为,这需要回归到水彩的本体语言上去。从技术上来说,由于水性材料的不可覆盖、不可修改性,在创作画面层次复杂的作品时,带来了很多致命的问题。因此,刘寿祥也表达了本次展览的遗憾,透明水彩在入选、获奖作品中占的比例较小。“水彩、粉画画种有它的局限性。只有承认它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刘寿祥说。
漆画·陶艺:
创作活跃 多向发展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陶艺展,9月18日在厦门美术馆开幕。这是漆画艺术首次在全国美展上获得独立展区。据悉,展出的286件漆画作品、121件陶艺作品是从全国直接应征的4500多件漆画、陶艺作品中评选出来的。这些作品观念新颖、视角多维、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代表了中国当代漆画家、陶艺家的最高创作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展的漆画作品,既有粗犷写意的表现性追求,也有深入细致的写实性表达,还有借鉴其它画种、门类以至国外艺术语言手法的多种创作诉求,展现出多向而活跃的可喜势态。
据介绍,厦门市作为我国漆画艺术的重要发展城市,以其丰富的漆画艺术资源优势在全国独占鳌头,如今漆画已成为厦门的城市文化品牌。
我国现代陶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历经30余年发展已获得骄人成绩。从本届美展的陶艺作品来看,有偏重造型或装饰形态的,有突出材质或色温工艺特性的,有着眼传统精神或现代观念表达的,呈现出一种既有文化底蕴又具备创新观念的丰富性。中国的陶艺家已懂得如何让土与火来传达自己的精神感悟,在技艺手法上有着多样和多向发展的特征。参展的一些陶艺作品,刻意以陶土呈现金属、纸布、木石以至动植物生态的特殊质性,这种追求虽未必是陶艺主流导向,但为观众展现出陶艺语言的丰富性和新的可能性。
“本来预计本届全国美展参展的陶艺作品只有60件,可是征集到的作品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想,最终入选的陶艺作品达121件,超过一倍。这说明,我们的陶艺创作队伍已经壮大,实力也很强了。”中国美协陶艺艺委会主任韩美林对记者说,“陶艺在中国有很古老的传统,可是它一直被认为是生活用品。可以说,陶艺从以用途为主转向供大众欣赏的艺术品,这是很大的转折。这届全国美展展出的陶艺作品水平相当不错,真正是陶艺从商品、产品走向艺术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