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以徐悲鸿所倡导的欧洲写实主义艺术思想与延安鲁艺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以及苏联的写实造型教学体系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文艺创作的新方向。这个时期写实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为中西融合,即既在画面上追求形似,讲求点、线、面的关系,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光线的处理,又注重中国文人绘画的审美趣味,追求蕴含精、气、神的民族气派。具有民族审美特征的写实画风的形成,为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可能。
就在这一时期,为了体现对革命战争和1840年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敬意,表示对先烈的永久的怀念,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画家创作了第一批重大历史题材作品,这在当时被称为“革命历史画”,以期通过图像化的革命历史来颂扬1840年以来为了国家作出牺牲的英雄和英雄事迹,而图绘革命历史也就成了这个时期许多画家责无旁贷的任务。从这次组织创作到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再到196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的第二次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和随后的第三次全国美展,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描绘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相继诞生。如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王式廓的《井冈山会师》、冯法祀的《越过甲金山》、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等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国庆前夕推出大型展览“复兴之路”,真实再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涉及到的美术作品就是前述时期代表作之集大成者。
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的第一批创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为了纪念1840年以来在抵御外辱和内敌的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由文化部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分别组织画家进行了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这一时期,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成为绘画表现的主要形式。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王式廓的《井冈山会师》、冯法祀的《越过甲金山》、王朝闻的《刘胡兰》(雕塑)、罗工柳的《地道战》等重要作品相继问世。本次展览含括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以及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
《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传世之作,它产生的前夜适值美术界开展新年画创作运动,因此,董希文在画面中融合了当时正在流行的新年画的构图和色彩,把一个规模宏大的历史题材,以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画面的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旗的红色基调所形成的,同时红色也象征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有力地烘托了开国大典的主题。《开国大典》这种近乎纯色的色调构成与西方传统绘画的灰色调大相径庭。地毯上的图案及灯笼、柱子和护栏等都具有典型文化符号的隐喻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中国审美趣味的油画风格。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董希文显然苦心经营,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他只能根据现有的照片进行创制,并使得本来有较强明暗关系的照片变成处在平光中的美术造型形象,以此求得了所有人物在画面上的和谐统一。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人物形象还借鉴了敦煌唐代壁画的手法和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的造型气质,以及明代肖像画的处理手法,不但将领袖们的仪表动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品当中,《开国大典》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现正如靳尚谊所言:它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画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艺术上的追求是和谐统一的。
《狼牙山五壮士》为詹建俊的代表性作品,创作于1959年。詹建俊为中国油画界中较早对油画的现代性意味进行探索的画家。他对画面的处理概括性的、象征性的元素比较多。《狼牙山五壮士》创作初期在油画界引发了很多争议。他在历史题材画里面开始使用象征性的处理办法,画面抓住了五壮士跳崖的瞬间,人物的组织不是自然的真实,而是象征性地把人物和太行山连为一体,具有纪念碑的效果。这样的创作手法在当时是比较新潮的,一些老先生提出了质疑,但詹建俊坚持了下来。在此之前,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大都是遵从自然的、真实的情节,实事求是地处理人物关系,而詹建俊的这种手法在当时无疑是一种革新。詹建俊因此还写过一篇文章《走弯路有感》。这种象征性的创作方式在改革开放后就很普遍了。西方对现代感的定义就是“平面化”,詹建俊当时就是采用这样的手法,画面平面化,颜色单纯强烈,还稍稍有一点变形。这种变形丝毫不生硬、不做作,而是很自然的情感流露。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
1957年,适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了400多件作品,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历史,作品包括宗其香的《强渡大渡河》、高虹的《毛主席在陕北》、吕斯百的《瓦子街战斗》、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以及王盛烈的国画《八女投江》等等。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文艺创作领域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一方法的提出,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革命的现实主义相比较,在表述上就显得更加完善,而在具体的实践上也更符合艺术的自然规律,同时还给理论的阐释增加了许多回旋的空间。潘鹤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应该算做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的典型作品。它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人物。坚持真实地再现生活,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并真实地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情感。《艰苦岁月》以大的起伏造成丰富动人的神态,真实再现了战争年代中的红军战士的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雕塑家内心对战士们的情感、对未来的向往。《艰苦岁月》又具有浪漫主义特征,它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想化的加工、提炼,以特定的情节理想的描写,塑造了理想化的对象,战士们形象生动,充满了对未来希望的渴望,坚定了革命战争必胜的信心,战士们面对艰苦的生活,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苦中作乐,充满了幻想和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作品极具诗意性。
这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黎冰鸿的《南昌起义》,这幅作品创作于1957年。画作表现的是黎明前的夜晚,领导起义的几位领导人做最后的部署,因此整体色调偏冷。画面中起义的五位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和刘伯承处于相对靠左的位置,相对集中地出现,通过画面光线的处理,达到了突出的效果。且周恩来的空间位置正处于整个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起义的集会地点江西旅行社的基本外观与环境也表现得极其准确。
《转战陕北》创作于1959年,是石鲁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而创作的。此画构思非常独特,且意境深远,石鲁用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石鲁在这幅画中采用了间接描绘的方式,核心的表述还是叙事性的,但画面的主体构成却是山水。他通过描绘西北的壮阔山水,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把观者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唤起了观者的联想。在石鲁的画面上虽然看不见千军万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大山大壑间隐藏着千军万马,画家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出—个宏大的历史场面。
这幅画在空间处理上融合了高远和深远两种方法,通过独特的构成方式,表现了毛主席的革命胸怀和英雄气概。画面的近景是高远法,山体巍峨雄壮,用了纪念碑式的构图方法,再加上笔墨十分厚重,给人以崇高伟大的感受,很好地衬托出了毛主席雄才远略、气吞山河的伟人形象。近景山体上竖直的墨线压住厚重的色调,显示出直冲云霄的势头,而这种势头又被长短不一的横线多层次地截断,遏制了上冲的感觉。这样一来,在山体中就积聚了一股沉厚的待发之力,而位于中心位置的毛主席侧立像则是一条未被截断的竖线,所有蓄积于山体中的上冲力在这里得到了爆发,人物所占空间虽小,却有天地一人、统领山河之气魄。人物设置偏向画面的右侧,又面向画外,这样就将画面之势引向画外,冲向更广阔的天地,形成画面宏大的精神气度。远景以深远法构图,由浓而淡、再浓再淡的墨色,使画面向远处无止境地延伸,创造出辽阔的意境。这样高远和深远的结合,在横与纵的空间中,以有限的画面表现了无限的意境,使这幅作品具有了雄健博大的风神气度。石鲁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创造性,把这一原本壮阔的自然形式转换为艺术形式,使《转战陕北》意境开阔、气势逼人,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经典。
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的第二次创作
196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再次组织了革命历史画的创作,其中油画有罗工柳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上》、詹建俊的《毛泽东同志在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侯一民的《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靳尚谊的《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鲍加和张法根的《淮海大捷》、王恤珠的《金田起义》等。1963年,中央美院举办了“油画研究班毕业创作展览”,钟涵的《延河边上》、柳青的《三千里江山》、闻立鹏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杜键的《在激流中前进》都在本次展览中展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这一时期画家对油画语言的研究成果,而且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处理上也有了重大突破,这批作品在油画发展史上也成了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把握重大题材,以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和事件,以富有激情的色彩反映思想和感情,把革命历史画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中的《金田起义》、《中日黄海海战》以及《贺胜桥战役》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第三届全国美展
1962年美术家协会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美展,历史题材作品又相继出现了一批杰作,其中有罗工柳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上》、王征骅的《武昌起义》、蔡亮的《延安火炬》、侯一民的《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全山石的《英勇不屈》、林岗的《狱中斗争》和艾中信的《夜度黄河》等。
《延安火炬》是蔡亮1959年创作的作品。蔡亮于1955年参加了由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在绘画技法和思想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延安火炬》便是蔡亮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此画展现了抗战胜利后,延安人民手举火把、敲锣打鼓、奔走相告、连夜庆贺的场景,画面以深沉的大色块背景强烈地反衬出明亮的火炬和欢笑的人群,增加了火炬和鞭炮燃放时的光亮感,使观众也仿佛置身于欢乐的人流之中,成为时代的光辉记录。
新时期美术
“复兴之路”展览中的美术作品,还选列了沈加蔚、陈宜明于1988年创作的《兼容并包》、王官乙于1989年创作的雕塑作品《小八路》、陈继武于2003年创作的《小平南巡》和陈坚的高仿真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等。
《小平南巡》为本次展览当中唯一一件反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画作。作者陈继武为福建福州人。画面中,小平同志坐在南下的列车上,两眼深情地望着窗外一片生机的大地。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期,中国的发展应该何去何从,小平同志一直在思索。南巡讲话给中国的市场经济注入了活力。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这些问题,小平同志在南巡之前,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画面中,小平同志安详地坐在列车上,眼望窗外,阳光映在小平同志的脸上,一切都显得安详平静,但身后却是风起云涌。另一方面,作者在画面当中也深深地表达了对一代伟人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