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故宫博物院叶佩兰研究员:“全民收藏”不能向钱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22 18:11:06 | 文章来源: 齐鲁晚报

文物部门应规范鉴宝活动

记者:现在社会上搞鉴定的专家很多,但这些专家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鱼目混珠的伪专家,该如何规范民间鉴宝的专家队伍呢?

叶佩兰:严格地说,鉴宝是解决学术上的问题,是个严肃的活动。目前,收藏鉴赏的人群剧增,文物鉴定人才却是极度缺乏的。现在有些人摆上几天地摊也出来搞鉴定,这不是严肃的行为。我知道,有个司机玩了几天古董,也开始去全国各地搞鉴定、开证书。这些人从知识面和经验上来说,不见得深入,怎么能谈得上权威性?我认为,对于文物鉴定人员资质认证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地管一管了。什么样的人员以及哪些部门具有鉴定文物的资格,必须要由国家权力机构进行审核,甚至是严格考核,然后发给资质证书才行。文物这东西,博大精深,绝非是研读过几本专业书,就能驾驭得了它的。作为专家,你必须具有多年的专业工作经验;必须是在哪个博物馆工作过,确实接触过大量实物;你还必须得有多部能够被人认可的科研著作,否则不能妄称文物专家。所以我建议文物部门应该立法,规范当前的鉴定活动,应该设立门槛。只有符合文物部门规定、符合条件的才能有资格去鉴宝。文物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普及知识,发挥地区专家的作用,引导大家热爱文化,理性收藏。

记者: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我们当代瓷器水平如何,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叶佩兰:对于当代瓷器,我不太熟悉,听别人讲在国际上能排在五六名的位置。我们是陶瓷的故乡,生产量很大,但是整体水平并不高。主要是我们技术上多少年来没有什么创新,这都对不起祖先啊。还有一点,很多著名瓷器产地都在大量生产仿古瓷,工艺水平不高,还消耗了大量瓷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这些仿古瓷器中很多被文物贩子当成真品去骗人,这也是赝品横行的一个原因。

在故宫50多年练就“火眼金睛”

记者:在普通人看来,您鉴定的秘笈无非也是“看、听、摸”,在故宫50多年,你是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

叶佩兰:我是1956年从学校来到故宫的,我觉得我的进步,一是在工作中看实物获得;一是当时很多著名的老专家们像陈万里、冯先铭等给我很多教益。更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上世纪50年代故宫大整理,我们这些刚去的年轻人,就跟着老专家们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整理文物,边工作边学习。在大殿里铺上红地毯,看文物、给文物定级、抄写档案、制作标签、编书,甚至包括搬橱子这样的工作。边工作边总结,不懂就向老专家们请教,总结一次就提高一次。一上班先看文物,等到老专家们喊:“看够了吗,看够了就干活!”大家再各自忙各自的活。这样整理完文物,我自己就记了一箱子笔记。那时候,我们专心致志地工作,没有私心杂念,没有什么赚钱的想法,就是生怕把活干坏了,这种艰苦的状态非常磨炼人,促进年轻人的成长。

现在的仿品再精致,我一秒钟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和景德镇的专家交谈过,比如从釉上做旧。新的比较亮,火光要去掉。去光,将新烧的瓶子用药水腐蚀。而腐蚀出来的釉面,没有光泽了。用放大镜看,釉面有很小的细坑;要不然,用很细的皮子打磨。用细皮子打磨出来的光亮是油亮的感觉,和自然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记者:目前文物鉴赏还需要给大众普及一些知识,您想如何去做。

叶佩兰:我现在最想做的是建一个赝品博物馆。现在有些人家里的假瓷器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我就想找这样的人,只要他不怕笑话,把家里的假东西都拿出来,仿历朝历代的都有,办成博物馆,当成反面的标本,让人们去看、去对照,就能起到教育效果。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