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以哲思引领学术——陈炳佳作品赏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17 19:38:4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已丑春到夏,陈炳佳画集一直带在身边,从京华到塞北,常常流连这丹青佳构中。当我在走访江浙再品读其作品时,蓦然所悟:陈炳佳之创作真正做到了”意在笔先”。

陈炳佳的主观意识领统笔墨,不只是在技法上纵横捭阖传情达意,更重要的是追求绘画主题上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效果上的学术品位高度的一致性。

为了能够驾驭意在笔先的真本事,陈炳佳徜徉在传统中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画的园地中挖掘、发现、开拓着,熟练地掌握了中国画这三个领域的笔墨造型能力,使之能够得心应手地为表述画家的主题立意之所用。

当熟练的技法能够成为睿智的表述时,一个画家是定会大有作为的。

陈炳佳的作为,来自他那用哲思引领学术的艺术实践。

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学术的起点和落点并不仅仅在绘画本身,而出自画家的理想情操的基点。这基点高筑在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旨归的文化传承平台上,他把民族文化的弘扬做为使命,以绘画这种文化形式为载体,来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为此,画家要使每幅作品都与中华文脉的兴与衰,国家的弱与强的大势血肉相连。换而言之,他的画不再有个人小情调的叹与咏,而是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思考与显现。

当画家以自己的作品为生命的图腾,融入当代人生历程中,力图用作品艺术化地给人以启示和警喻。这宗教般的信仰,已成为画家的不懈追求,他的作品必然有着强烈的个性。

走到画家的作品中来品读,更会有新的发现。

在陈炳佳大量的山水画中都有诸多人物相伴其间,这里既有人与自然相依存的和谐关系的写照,又有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可贵的是画家将人文的乐山乐水,转换成为一种对天籁精神境界誓死捍卫的宣言。

画家犹善画树,而且树必成林,树大成荫。因为有了树,即使画临泉雅致这类的小题材时,也画出大内涵——只见一片山林层层叠叠,老棘苍劲之树的枝头繁花点点,万华新芳。在这枯木逢春的大背景上又有山岭起伏,泉流奔勇,烟云袅袅……这一切都在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还注意到了画家画集封面这幅画:一株叶茂根粗的大树充满了整个画幅,树下是一群乐而忘忧的孩子,读了这画使人感受到我们今天所为要荫及子孙后代的传承重担,也有乐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幸福感。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