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吕品田:为民生而设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10 16:22:10 | 文章来源: 吕品田的博客

文\吕品田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民生,即“民众的生计”。广义地理解,凡是同民众的生计有关的一切都属于民生范围。然而,民生概念更为切实的含义,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保证民众生存条件、改善民众生活质量的一般需求。今天,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2008年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就业困难、工作不稳定,是公众面临的主要生活压力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现状而言,我国目前要紧的民生问题是如何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和扩展民众的生计来源,以至从根本上保障民众特别是广大乡村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为此,应该向我们的艺术设计实践提出“为民生而设计”的问题,并且要强调通过智慧而系统的针对性设计,作用于民众生计来源的维护和扩展。对艺术设计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问题。服务于生活的设计实践,本就应该把民生问题全面地纳入其实践的认识视野和效应规划。也就是说,它不仅要切合功用要求的产品设计满足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还要通过切合这些需要的设计形式,为广大民众创造更多的生计,而不是塞源截流、断其生路。

在现代社会格局中,设计与民生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设计的实践成果不仅直接关系着利益民生的消费需要,更关系着涉及民生之本的生产需要。今天,特别需要全面深入地认识设计与民生的关系。

崛起的现代工业,是推动现代化、改变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格局的强大力量。打破空间和时间在手工劳动过程中的统一,以至集约化、标准化、批量化的工业生产,比手工生产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凭借产速、工廉、量大、一致的优势,现代工业生产对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构成强劲的冲击,造成整个世界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为特征和趋势的所谓现代化转型。对整饬统一的传统格局而言,这种转型意味着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结构的二元化,意味着匠心和体力、生产和消费、城市和乡村的分裂。

20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不断加剧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裂变。以城市为中心,工业生产构筑起向外辐射的商品经济网络,为现代化推波助澜。它对原料和市场的要求,不断瓦解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使农民的土地不断流转、手艺人无以谋生。遭遇现代社会二元结构的农民和手艺人,要么是穷匮的“生产者”,要么是失业的“消费者”。随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是成了既非“生产者”也非“消费者”的另类。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已突破6亿大关,达6.07亿人,城镇化率为45.7%。对此,有专家指出:“中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背景下步入城市国家行列,城乡差距将越来越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仅城市未做好承接准备,农村也没有做好人口逐步减少并且老龄化的准备。被征用土地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民既不能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种种收益,也未享有城市居民的种种福利。一旦失去土地,中国失地农民将在社会保障上面临难题。”(《专家:中国城镇人口明年首超农村 城乡差距拉大》,中国新闻网2009年08月10日)可见,维护和扩大民众生计来源的民生建设何其紧迫。

在“生产—消费”二元结构中,作为为功用价值赋形的特定美学实践,艺术设计具有沟通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地位和作用。生产和消费的利益诉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价值交换,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机制协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设计方式加以预设、规划或运筹。产品的设计方案,包括其材料选择、形制规划、装饰处理、风格定位等预设因素,一方面通过对加工方式、工本投入、产能规模和成品比率的约定而影响生产、生产者和生产系统的利益状态,一方面则通过对适用范围、功用效果、开支代价和满足程度的约定而影响消费、消费者和消费系统的利益状态。保持“生产”和“消费”利益状态的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均衡的利益状态显示了“生产”和“消费”休戚相关的辨证利益关系。在此关系中,“生产”方面须把就业机会、劳动报酬等生产者权益作为维护可持续生产的相应“消费”利益状态来对待;而“消费”方面也须把包括功用需求、购买能力等消费者权益作为维护可持续消费的相应“生产”利益状态来对待。在这种宏观视野和利益关系中,我们会意识到艺术设计对民生具有何等重要的影响。譬如,产品设计方案若是一味选择非再生性原料、自动化制造技术和批量化生产规模,就难免加大对农民土地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剥夺,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下岗失业,失去维持消费的生计之源;而产品设计方案若是一味逢迎超出实用需要的奢侈性消费欲望,或者一味地强调设计师作为生产个体的一己诉求,则会加大生产力的无谓浪费或削弱生产力的公益取向,使最一般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充沛生产力的支持,影响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在这个时代,“设计”被作为一种协调意识和统筹能力而加以强调,因此设计实践需要宏观而清晰地认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其沟通生产和消费、城市和乡村的作用,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切实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设计缺乏这方面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意识,不曾觉得设计实践和民众生计有着不局限于产品功能和形态的广泛利益关系。这是存在于艺术设计领域的一个很大的盲区!

目前,艺术设计远离民生的情况比较严重。几乎全部的设计热情和心力都倾注在城市方面,人们或者关心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工业和商业,只看重投资者的利益;或者把兴趣和目标落在所谓“艺术设计”或“概念设计”的自我表现上,陶醉于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所谓“创意”和“创新”。我们国家尚且有限的宝贵设计力量,存在着配置不合理、作用不全面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些在无谓的“设计游戏”中被浪费了。由于这些问题,我们的设计实践几乎完全忽视广大农村所蕴藏的巨大手工生产力,缺乏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来促进传统手工技艺和手工产品融入都市生活、改善农村民生状况、拓展农民生计来源、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意识和作为。面对被工业生产断了生计以致流离失所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我们的设计界显得过分的麻木和漠然。

今天,设计界应该加强民生关怀意识,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认真探索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设计对策。就当前情况而言,设计界或许可做这些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一、根据一定地区的可再生资源、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和既有劳动力技能状况,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设计,保持文脉延续,凸显地域特色,发挥地方优势,直接帮助农村乡村劳动力凭借传统手艺在本土取得生计;

二、在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中,通过产品上对可再生自然材料、手工成品部件的使用以及对手加工环节的预留,加大工业和手工业、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为手工技艺性质的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种植资源的利用留下一定的空间;

三、在涉及产业或文化产业体系的系统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手工技艺、农村可再生资源和劳动力纳入到产业链建设的整体考虑,将诸多因素转化为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必要或重要环节,同时强化它的民族文化、手工文化性质和特色;

四、在涉及舆论宣传和文化认同的信息传达设计中,加强对民生问题特别是乡村农民生计问题的关注,同时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揭示相关生活形态的美好内涵,为乡村手工艺的发展造就更广泛的社会需要;

五、设计院校要高度重视针对手工生产方式的设计教育和实践,应该着力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国情民情和实际生活需要,养成利用和发挥本土劳动力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传统手工技艺资源优势开展创意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绣出未来——与四川同行”,一批香港志愿者帮助四川灾区农村妇女应对灾难、生产自救的慈善之举,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授之以渔”的设计实践,会给百姓的生计带来怎样的利益。我们何尝不该由这个朴实的善举,发见“为民生而设计”的普遍意义?!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