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皆为利而来,攘攘皆为利而去,商科教育似乎总也离不开“理性”、“物质”、“盈利”这些字眼,其宗旨无非是所谓的财富利益最大化。亦或者,这仅仅是我们的一种偏见?翻开国际十大商学院的课程表和预算表,你会发现,“艺术”已成为当代商科教育的新关键词。
商学院拥抱艺术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不是投资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经济系教授卡尼斯·普拉德加斯特这样定义自己在“商学院艺术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布斯的收藏以多样化和概念化见长,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抽象和当代艺术作品,尽管它们“看上去与你的日常课程毫不相干”,就像目前在布斯艺术馆展出的沃尔夫冈·提尔门斯摄影代表作系列一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有理由对此不屑一顾。很多时候,这正是你应当细细品味的别样精彩。”普拉德加斯特教授如是说,“我们希望借此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得以领会非文字、非显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非出于投资方面的考虑。”
艺术作为商科教育的辅助手段亦是哈佛商学院MBA毕业生杰拉尔德·施瓦茨一直以来努力宣扬并践行的理念。在过去20年中,他向母校捐赠了一系列“异彩纷呈且发人深省”的艺术作品。如今,施瓦茨艺术收藏协会的藏品已达200余件,均按捐赠者的意愿陈列于MBA学生经常光顾的公共场所。毋庸置疑,其中不少艺术品可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然而策展人莎伦·布莱克坚称它们不属于任何意义上的金融投资,仅以信托形式赠与商学院学生:“重要的是影响力,而非繁殖力。哈佛商学院的艺术收藏从来都是非卖品。”
坐落于波士顿查尔斯河畔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不仅拥有数目庞大、质量上乘的艺术收藏,而且一直致力于促进公共艺术事业。根据其“百分比艺术计划”(Percent-for-Art programme),每年将有25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收购公共艺术作品。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石环”即是斯隆拥有的第八位新成员,对学院与中国之间的深厚渊源——无论是文化还是商业层面——的精妙隐喻是其入选的首要缘由。
为艺术而艺术
向来“利益”至上的商学院何以为“艺术的艺术”一掷千金?“这代表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反思并纪念我们的历史,”威廉玛丽学院梅森商学院首席财务官鲍伯·穆尼的回答无疑颇具代表性,“同时激励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梅森的艺术收藏主要来自校友的捐赠,后成为商学院课程“自由艺术熏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醒他们:美与想象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MBA学生来说,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就业市场,“绝不可低估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的重要性”。
在当代中国,醉心于金融游戏的年轻企业家正遭遇所谓的“精神真空”,他们尤其需要艺术和审美层面的熏陶,需要一种全方位的商科体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约翰·奎尔奇对梅森的艺术教育理念亦颇为认同。然而,为了营造出更具创造活力的校园氛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采取了一种与欧美同行截然相反的做法:以捐赠资金财产的形式管理艺术品投资基金,以基金的价值最大化为宗旨,一个由校友、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投资委员会负责采购和清算事宜。与此同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还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教授有关艺术品投资风险的知识——鉴于中国艺术市场的“泡沫化”趋势,这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简言之,“艺术可以为你带来利润,亦可以寓教于乐。”奎尔奇教授说。
艺术能否为商科教育做出更多贡献?从“有形”的角度来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创新模式能否鱼与熊掌兼得,尚有待时间的检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未来,艺术的“无形”价值都未曾有过衰减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