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今日英国艺术教育:绘画的终结?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2-22 13:08:25 |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

造型艺术的尴尬

英国艺术院校的教师并非全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知名艺术家也很少成为大学教授,这被我理解为英国人对艺术教育者与艺术家的两种不同的身份认同。

坐落在皮卡迪利大街上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里,教学走廊、食堂转角和教学楼的角落中依然散落着一些解剖用的人体骨架及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与国内的艺术院校相似,但教室中陈列的学生作业却又分明告诉我们,他们早已把这一切抛却。这些作业与我所看过的各种毕业SHOW大同小异,显现出的特征便是纯艺术的展览明显没有设计专业的毕业展受人关注,平面设计特别是服装设计的毕业展特别受到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甚至还需要排队买票参观,相形之下造型专业的展览,参观的人相对少之又少,可见英国当代艺术造星运动的夺目光辉也有普照不及的角落。这些角落里的生存焦虑,使得这些艺术生态链的最底层已经失去身处艺术殿堂中应有的骄傲和自尊,这很难与我原来的想象进行对接。

同时,造型艺术创作模式也显现出了雷同的尴尬。以架上作品为例,各院校普遍展现出趋同的样式并伴随着简单的手法和技巧。这也是难以吸引外界关注的原因。具象绘画作品的样式基本以10年来的欧洲领军人物样式为摹本,类似皮特·道伊格、丹尼尔·李斯特的绘画比比皆是,这些年轻的模仿者没有中国的模仿者幸运,得益于信息传递客观上的不公平不对等,以及国人本身艺术素质的不一,前几年涌现的“中国里希特”、“中国安迪”、“中国奈良美智”们似乎都理所当然地安身立命。这些模仿品同我2005年参观汉堡美术学院的学生作品几近相同,让我也感受到了今日英国造型艺术的扭捏,或许正是今日世界造型艺术的呢喃梦魇——会是明日中国的吗?

英国的当代艺术环境确实与国内根本不同,伦敦人的艺术环境与艺术生活自然而且自觉,伦敦人是生活在画廊丛中的。全市有近两百家画廊和形形色色的美术馆、文化中心,较为知名的有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国家美术馆、考陶尔德美术学院画廊、萨奇画廊、白立方画廊、蛇形画廊、巴比肯艺术中心等。其中,泰特现代美术馆并未按传统的年代编排方式陈列艺术品,而是分成四大类:历史-记忆-社会、裸体人像-行动-身体、风景-材料-环境、静物-实物-真实的生活。这种割破历史脉络的陈列方式使得观众在同一个空间和时间与不同年代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艺术品相遇,人们在观看莫奈的大型壁画《睡莲》的同时可以瞥见身旁的Richard Long创作于1991年的石头阵。不同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手段在此直接碰撞,指引人们思考艺术精神魅力所在。

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英国国民对当代艺术从总体上有所认知并产生兴趣,因此参观当代艺术作品的观众人数大幅度上升。画廊和美术馆充斥着教师领队来进行艺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生和参观的游客与市民。这司空见惯的种种无不显示出英国当代艺术的公众化、日常化倾向,但其中也伴随着艺术的娱乐化、俚俗化,虽然这种鄙俗中有纯正的教养,但从中可见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在现实中逐步日落西山,取而代之的是艺术的导读化,充斥着各种诠释、解读、标识。

这种艺术的公共化逐渐成为今天西方艺术的价值取向。其中伦敦夏季艺术大展和肖像画大展是能代表英国架上绘画普遍性现状的公共性展览,展览的策展方式与国内不同,一个展览上同时有殿堂级的艺术家(类似卢西恩·弗洛伊德、安森·基弗)与平民艺术家甚至是儿童画家的作品,陈列方式非常密集,更像是一次集会,展览的宣传和广告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而且设有奖金,由评审专家和群众投票。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我所参看的肖像画大展上的写实面目作品多采取照相写实的手法,虽然西方人的面孔确实非常适宜用油画材料表现,但传统的艺术语言和绘画性的手法延续却在英国接近绝迹。这不由得让我遗憾,毕竟在图像技术已经发展进入1080P的高清时代后,保留绘画性本体语言的绘画才是弥足珍贵的,更不用说在油画的生发国度中,不知道油画会否走向3D。这都反映出西方式的思维方式、达尔文主义以及对自身绘画传统的审美疲劳和敬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