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范迪安:与时俱进是时代精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02 10:19:27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家

文/骆家

  A-I:从您就任馆长开始,到现在将近三个年头了,这期间我们看到很多令我们感到惊喜的东西,美术馆从之前相对封闭的办馆观念,到现在展览越来越精采,也有许多大型的国际交流活动,的确有很大变化。由于美术馆本身的系统很庞大,我们就拣几个我们很关注的方面与你探讨。首先,在学术方面,您是怎样在原来基础上来建立一种更新的学术力量?

  :中国美术馆在中国是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美术馆,这是历史形成的重要优势。这种唯一性在过去是很突出的,艺术家要成名就唯一地要在这里办展览;在没有艺术市场的年代里,展览之后作品的去处也唯一地要进到美术馆的收藏里面来。而今这许多唯一性的条件、待遇和影响可以说不复存在,美术馆也都像任何国有企业一样要面对新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如何使中国美术馆跟上时代的变化。不是我来当馆长就从原来比较狭狭隘封闭走向开放包容,我想来当馆长他都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就要落后于这个时代。中国社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最根本的就是靠与时俱进的精神,不与时俱进就要被淘汰。

  学术上的建设是我们比较重视的,特别我是学艺术史出身,也做当代艺术的研究和一部分的展览策划,所以我知道中国美术馆要实现自己的功能,一定要在专业层面、学术层面上加强建设。整个中国的美术馆专业水平不够高,一个历史的原因就是在中国的大学教育里很长时间没有博物馆学的教育,美国有像威廉姆斯学院那种被称为“博物馆的黄埔军校”这种教育机构,中国还远远没有。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招聘优秀的人才,这几年吸收了一些海内外学习艺术历史、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也派专业人员到国外进修或培训等。第二个是采取 “开门办馆”的方针,请了一批专家教授形成专家委员会,在展览资格的评审、收藏和作品的评鉴、展览策划几个方面参与活动并提出建议,做一些重要展览的顾问。第三个方面就是和许多学术机构合作举办展览与学术活动,现在每年有4—5个大型国际展览,都是和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去年在《美国艺术三百年》期间,我们便同古根汉姆合作,邀请中美两国学者来讨论美国艺术;今年也举办了一个中美博物馆教育的研讨会,还召开了“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这种高层的学术交流;通过举办活动来提升我们学术的眼力,提高本馆职工的对专业的思考。我想效果十分明显,像大家看到的,美术馆现在自己策划的各种展览,无论是书法篆刻,还是我们的敦煌艺术大展或新媒体展览,都可以看到学术与专业的力量在起作用。

  A-1:目前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这种比较先进的国家,他们的博物馆都非常注重公共教育大众普及,您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来中国美术馆工作之后,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有两个迫切的愿望:一个是要把原来的展览馆模式改成博物馆的模式,不能总是守株待兔式地等待展览,而是要像全世界的优秀博物馆一样自主地策划展览在中国艺术繁荣的形势面前把优秀的作品推介给公众。第二个就是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意识,要把以艺术家为中心变为以公众为中心。这不是说不要管艺术家了,而是反过来要把艺术家的资源更加优化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效益和魅力。很长时间以来,一切都围着艺术家转,以至于很多展览一开幕的时候很热闹,开幕完了就没有人知道。而公众教育是个大教育,我们通常都很欣赏这些著名的欧美博物馆,为什么欣赏呢?就是因为它有人气,严格来说,它有一种博物馆文化的“气场”,有魅力。当然在中国,人们还没有像西方一样把进博物馆当成一种文化生活的习惯,我们需要努力培养,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也会越来越有需求。

  这几年我们在公共教育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一一借媒体宣传来推介自己的优秀项目,邀请各界专家来做公共讲座,通过各种展览组织儿童到这里来做绘画实践,此外根据一些特定的群体搞一些活动,比如去年春天做了一个“十万大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的项目,被实践证明相当成功。而今美术馆的观众逐年剧增,媒体关注我们,国际?上的同行和朋友也在关心这里发生着什么事情,这就逼得我们考虑了,中国美术馆必须好戏连台,大家才能走进来。我们的愿望当然要做中国最好的,也想做有世界水平的美术馆,我们经常研究这个“世界的水平”究竟在哪里?是MoMa?或古根海姆?当然,他们藏品丰富,专业队伍强大,国际交流丰富,美术馆周边文化活跃,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你想变成一流就要和一流交朋友,要进到一流中间去,了解、学习、交流,在提高的过程中哪一天得到公认,你已经具备一流的素质和质量了,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A—l:像您刚才也提到的,在这些西方以及国际范围内的美术馆中,谈一下您眼中的优秀范本及其原因所在?

  :欧美艺术博物馆的历史很长,它是西方社会走向近代和民主的一个象征吧,比如说1793年路易十六人头落地之时,就是卢浮宫向公众开放之日。世界上名馆很多,但就现当代而言,我认为两个馆比较好:一个是伦敦的泰特Modern,它的固定陈列对西方现代艺术史作出了新的叙述,我觉得它有新的展览结构。第二个是纽约的MoMa,自改扩建之后我去看了两次,它的展览面貌很活跃,在展示当代艺术的生机方面很有魅力,特别受到年轻观众的喜欢。

  但我想不管西方也好,亚洲也好,今天的美术馆都遇到了几个共同的问题,原来有优势的可能也有问题。像欧美也有问题,像古根海姆,他们办了很多优秀的展览,但在世界交流的时候他们也遇到经费的紧张,有时候也向合作伙伴提很高的要求。我看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一方面它很有权威,另一方面在面对整个非常活跃的当代艺术,面对民间的各种生态,它好象也关注不够。我听说他们不能办在世的艺术家的个展,我不是批评,但这至少是个问题。现在的文化生态活跃,面对着社会这么大的收藏力量,美术馆搞不好就捉襟见肘、囊中羞涩。直接去和市场去拼价格是不可能的,我们会借助美术馆的各方面优势来做,革除僵硬的做法,特别是要把握好做当代艺术的时机。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