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图像时代的多元化发展(2001-2006)
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艺术面临“图像转向”的问题。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得益于西方波普艺术和媚俗艺术的影响,当中国的艺术家从波普艺术中发现并置、拼贴的形象创造可成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时,所谓的“图像革命”和“图像转向”的时代便已到来。
除受波普艺术影响外,另一深层原因是,中国在1997年后进入影像和图像化的时代,当代艺术内在的文化取向与现实的“图像时代”的有机结合,共同为“图像转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当代艺术在图像处理上,既与传统绘画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场景性、文化性的叙事模式有着共同之处,也与中国当代艺术借鉴西方“符号学”的方法创作图像息息相关。但中国当代艺术的“图像转向”无法回避自身存在的局限,尤其在当代艺术市场的利诱下,“图像的转向”与庸俗社会学结合,最终导致肤浅的、表面的、媚俗的“图像”式绘画泛滥成灾。都市表现与个体表达“图像的转向”是90年代四川绘画在视觉呈现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在文化观念的表达上,四川艺术家主要以都市生活作为题材,强调艺术家的个体情感和文化诉求。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有韦嘉、罗丹、何剑、小杨、俸正泉、白海等。
四川美术学院90年代以来出现的“图像转向”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用“图像的叙事”来取代传统的叙事方式。从传统的主题性、情节性、文学性的叙事表达,转变为由图像自身的意义来叙事;另一类是模糊化的图像表达,其共同特征是:形象模糊,色调灰暗,背景大多被处理成平面。
但四川90年代的“图像转向”并未引起批评界的注意,也未得到理论深入的研究,回顾、疏理四川绘画在“图像转向”中所取得的成绩时,“川美经验”那种独特的“图像”表达方式,几乎成为美术界判别四川绘画与其他地域绘画的重要依据之一。
图像转向与卡通风格
受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卡通”浪潮影响,四川年轻艺术家中出现了大量的卡通式绘画。他们注重精神层面的表达和对当代青年人生存经验的言说,把“卡通”的核心价值放在艺术家对卡通文化的思考与批判以及对自我内心体验的表现和言说上,对深度精神体验的关注与四川美院的创作传统一脉相承。代表画家有:熊宇、李继开、杨纳等。
后抽象:一种逃离具象的叙事
用“后抽象”来概括2003年以后的抽象艺术,是有意与传统的“抽象艺术”拉开距离。
“后抽象”绘画的叙事性特征体现为:首先,艺术家放弃通过作品图像符号的传统叙事方式,侧重于艺术家内在心理的情感诉求和创作过程中的“行动性”。其次,作品都有自身的艺术史上下文关系,艺术家完全按照个人化的方法进行创造,强调作品表达时的方法论。第三,作品抽象形式表达的日趋多元化,即艺术家摆脱了现代主义阶段形式主义的限囿,相反,可以将东方的、四方的、传统的、当代的、媒材的、观念的诸多方式纳入到抽象图示的创作中,代表性艺术家有朱小禾、杨述、雷虹等。
全球化背景中的地方现实主义
“文革”后,中国现实主义出现分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不同的脉络中,“地方现实主义”无疑是重要的分支。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油画界就有着地方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
对“地方性”的强调,一方面是“文革”后中国现实主义的发展首先以四川的“伤痕绘画”为出发点,此后,这种创作传统在四川油画中得以延续。另外,之所以强调“地方”,主要是在文化上针对当代的全球化语境。毕竟,伴随全球化而来的现代性要求,是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的。我们面对全球化挑战时,不应忽略地方性所存在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同样,地域文化的意义也不能被整一的文化现代性所抹杀。
在四川现实主义的谱系中,地方现实主义不仅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且扩大和丰富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外延与内涵。代表性艺术家有陈安健、陈树中等。
专题十 四川女性艺术(1987-2007)
中国的女性艺术是中国“85新潮”以来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结果,四川女艺术家的创作与西方女性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她们承认两性世界的差异,但不追求极端的二元对立,她们认同自身的女性身份,但不刻意强化这种身份;她们承认“父权社会”的种种弊端,但不彻底地予以拒绝和否定。同时,在语言表达上,她们不强化作品中潜在的性意识,也尽量回避用男女生殖器等图像符号来表达女性观念。相反,她们注重自我的女性经验,寻求女性独有的表达方式。四川女性艺术最大的特点正在于此——不强调极端的批判,但强调极端的个人化表达。所以,这是中国的女性艺术和西方女性艺术追求“主义”的政治性和批判性的区别。在四川女性艺术群体中,代表性艺术家有刘虹、奉家丽、甫里亚、陈芸、杨柳、吴迪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