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不是简单复古
众所周知,反映时代,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历来是中国美术创作的传统,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乃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有反映时代的经典之作。上世纪40年代,蒋兆和就创作完成了高2米、长约27米的《流民图》,用画笔真实描绘出那个时代民众的悲惨生活。
不过,随着多元化价值观的出现,近20年来,表现现实、反映时代被许多艺术家看作是落伍的艺术观。美术评论家陈履生认为:“如今我们身边的不少艺术创作已经远离生活,艺术家除了表达自我之外,不再关注社会生活,对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也少有反映。”
即便是这几年出现的一些以底层社会为题材的作品,也因艺术家对底层社会的理解很片面,或者为了迎合市场,丑化了中国人形象。王明明说:“不少艺术家常常受市场、经纪人的控制,结果造成艺术家按照定型的风格不断重复自己。”不仅如此,一些知名艺术家还有人代笔创作,形成批量生产。王明明认为,这种缺感情,缺激情,缺敏感性的所谓创作,已经不能称其为艺术创作了。
与此同时,人们热切呼唤画坛能出现打动人心灵、唤起人美好情感的时代之作。因此,当华彩北京美术作品展等展览与观众见面后,都形成了观展的热潮。
当然,以评论家冷静的眼光来看,这股回归的热潮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复古。陈履生说,上世纪50年代的画家都画过天安门、长安街等,面对同样的表现对象,21世纪画家的心灵感悟和视觉感受又不同。“它不是一味回到过去,不是五六十年代的重复,而是建立在新时代的主题创作。可以预想的是,三五十年后的艺术家,反映那个时代北京图像的时候,也一定不同于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