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张济海“书法与兵法”艺术讲座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9-25 16:04:1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下面,我就这五个字分别给大家阐释一下:

第一,书法与兵法都善于谋。

什么是谋?谋就是谋略,谋划。谋是兵法的核心,军事最主要就是谋。书法呢?谋也是决定书法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

先讲一下兵法的谋。尽管古代兵法和现代兵法,包括外国的兵法五花八门,但是所有的兵法共同一点,都是重视这个谋字。我们知道《孙子兵法》十三篇,第一篇就是叫做《计篇》。计,谋也。计谋计谋,计就是谋。《孙子兵法》在《计篇》当中,有很多关于谋的论述。他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乎无算。也就是说打胜仗主要在算,你算多你就胜多,你算少就胜少,何况不算呢?所以说兵家十分重视谋的作用,要做到胸有成竹,未战先胜。在《形篇》当中孙子又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鲜明地提出来一种先胜思想。仗还没有打,胜负已经定了,定在什么地方,就定在谋略当中。我们知道汉代的张良,是一个谋略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指他。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更是谋得化身,早已家喻户晓,自不待言。关于谋这一点所有的古代兵书里面强调非常多,我就不多说了。我讲一下现代兵法对谋的运用。抗日战争时期,有些人一看日本军队很强大,中国这么弱,就认为中国必然亡国,产生了亡国论思想。针对当时抗日战争悲观论,毛泽东有一篇非常著名的军事文章叫《论持久战》。毛泽东对中日两国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历史的等很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但是是持久战。他还把中日两国交战的三个阶段都预测得清清楚楚。哪三个阶段呢?就是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么三个阶段。后来的抗日战争实践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解放战争毛泽东对谋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当时国民党800万大军,共产党力量与之相比相差是很悬殊的,他把我们对国民党的战争计算得更准确。三年解放战争,共产党打下了天下,完全实现了毛泽东预言,这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罕见的。所以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广泛传播是由于它的伟大,毛泽东的谋略是杰出的。

军事上的谋略与书法是怎么联系的呢?书法上的谋略主要指的是谋篇布局、意在笔先。我们在写书法之前,心里实际上就有了数,而不是拿起笔来慌慌张张地去写,这叫谋篇布局,意在笔先。汉代有一个大文学家叫蔡邕,是蔡文姬的父亲,这个人是一个大学问家,他不仅懂军事,懂艺术,还懂天文地理,还懂音律,是曹操的老师。他有一篇论书法的文章叫做《笔论》,他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他说什么呢?你要是书写之前,首先就松散你的怀抱,你要放松,要静思,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构思,之后你才能拿起毛笔写,如果没有构思,脑子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拿来慌慌张张写,即是用再好的笔也写不出好的书法作品,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他还说,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我们知道晋代的王羲之,书圣,他在一篇文章叫《题卫夫人笔阵图》中说:夫欲书者,先于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通,意在笔先,然后作字。他说得非常清楚了,就是一定要在脑子里先构思好,先准备好,这就是谋在书法里面的运用。我们既然讲谋对书法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谋呢?

清代有一个书法理论家叫杨宾,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大瓢偶笔》,他说用意之绝必先凝神定律,万念皆空,然后下笔,吾时意在画中行。是说在这之前必须要凝神定虑,万念皆空,这样淳化心静,就是你的心要很静,然后你再写字,情意随顿挫 而贯入点画,就是说在创作时心意对运笔的作用,笔下流注的是你的意念。古代人写字都是研墨,研墨的过程就可以平心静气地构思欲写内容。现在我们都用墨汁了,很省事,一倒就写了,这个阶段就省了。但是恰恰这一省,现代人写的书法不如古人的那么耐看了。所以现在尽管不研墨了,我们在书写之前也要凝神静气,要想想下面要写什么,不要匆匆忙忙就写。过去古代人写字,不仅仅研墨,而且还要更衣,浴身,还要焚香,这个不是迷信吗?不是,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成功的一条准则。创作之前,用什么形式书写,是中堂还是条幅、对联?用什么节奏进行,具体当如何调配?选择什么内容,古人诗文还是自作诗文?一个人创作前对这些问题思考,就是“意”在起作用。有了创作意念,一些问题便由混沌不开而清晰明了,下笔则似神助。

第二,书法与兵法都注重势。

古代的兵家和书家都非常重视势的作用。势在兵法里面有两层意思,一个就是力,另一个就是态势。我们形容一支部队如何,是用力来形容的,如:这支部队很有战斗力;我们形容书法好坏,就说这个字写得有没有劲,也是用力这么一个概念。这个力实际上就是讲的势。《孙子兵法》一共6000言13篇,讲到势的地方有15处,实际上《孙子兵法》主要是讲势的兵法专著。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他对势的解释是,水一流急了能把石头漂起来,就是力。水是软的吗?能够把石头漂起来,什么道理?就是势的作用。一块石头放在平地上,看到它是不动的,很静,如果你放在高山上往下滚,那么这个力量谁都阻挡不了,这个也是势的作用。善用兵者,就是善用势,这种势,就是力量。为什么兵家打仗的时候叫做造势,势一旦形成,胜利也就是必然的了。如果势达不到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书法也是如此。书法也特别强调势的作用,古代人论书法的专著当中,多数都是用势来形容的。比如讲汉代的崔瑗专门有一部书叫做《草书势》,论草书的势;晋代的王羲之,专门还有一篇文章论势的叫做《笔势论》;卫恒还有《四体书势》。上面我们曾提到了汉代书法家理论家蔡邕,他对势的论述更加精辟。蔡邕有一篇文章叫做《九势》,他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书法来于自然,自然一立,阴阳就产生了,阴阳既生,形势出矣。阴阳这么一生,力就有了。他下面还具体讲了结字和笔划书写中如何造势。比如我们写毛笔字的时候,讲究的是藏头,藏头就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本来横是由左往右写的,为什么由右向左起笔?这实际上就是储势,好像打拳,要使打出去的拳头有力,必须先收回来。不会打拳的人就不会收拳;不会写字的人就不会藏头,这么一拉就出来了。会写字的肯定是这样过来的,欲右先左。藏头护尾,力在其中,只有这样写出来才有力。当然这个力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力而不是重力,所以称为势。不会用势的力是傻力,常见有的人写字时为表现出有力,使劲往下按笔,恨不得把宣纸弄烂,将笔揉碎,看似有力,实际上这种力是肌肤当中的,称作肌肤之丽,不是真正的力。所以说书法的力就是势。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这个势来了以后是止不住的,势去是不可遏遏制的,势的力量是无限的,所以蔡邕把书法的运笔概括为九种势,哪九种呢?

第一个就是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就是说你凡是落一个字的时候,底下一定要托住上面,上面一定要盖住下面,这就是结字的势。第二是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也就是刚才我讲的欲右先左,要向右行驶的时候要要先向左,然后向右一转,这就有了力。你不能使它露在外面,露在外面力就没有了。第三个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右先左,至回左亦尔。意思就是欲右先左,等落笔的时候又得回到左边来,这叫护尾。第四种势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个藏头必须是中锋,不中锋你是藏不了头的。我不知道这里写字的人多不多,因为听这个课,可能有很多书法家或者书法爱好者。你们都知道,所谓中锋问题一直是千年来在书法界里面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说,中锋用笔,是书法的根本大法。历代人都讲中锋,如果不会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笔画绝对不是立体的,是扁的,是没有味道的。有的说是笔笔中锋,其实笔笔中锋是不可能的,什么时候侧锋,什么时候中锋,什么时候偏锋,这个是有很多讲究的。但是无论怎么变中锋是核心,是根本大法。蔡邕讲的是中锋就是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他说令这个笔尖常在点画中行,始终在这个笔划中间行。他是这么解释的,这么解释后来有很多人也在引用,也有很多人在批判他,争论不一。根据我这些年研究的体会,我认为要理解中锋用笔,应当从了解毛笔的构造开始。毛笔为什么制作成圆的,而不是扁的?为什么合起来是尖的,散开后又是平的?现代的板刷是扁平的,为什么不能写书法?原因很简单,它不圆而没有笔尖。中国毛笔的特点是圆、尖、齐、健,也被称作笔之四德。它粘上墨以后是尖的,散开则是齐平的,整体上又是圆的,可以八面出锋,这就为书写不同粗细和各种形状的笔画奠定了条件。毛锥神通广大,什么样的形状都能写出来;蔡邕说:惟笔软而奇怪生焉。他说正是因为毛笔软,才产生了那么多的变化,扁平的板刷就没有办法写出如此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笔画来。因此要理解中锋,实际上很简单,不复杂,你了解了毛笔结构就不难理解,就是把毛笔顺着它的锋去写,并非是笔尖常在点画中行,因为写粗点的笔画时,笔就散开了,就看不到笔尖了。毛笔有很多毛来组成的,顺着这个毛去写,那就是中锋,你如果形成一定的角度去写,那就是侧锋,要是再横过来这么去写就是偏锋。中锋、侧锋和偏锋,都有它的用处。中锋写出来的笔画是具有立体感的,是圆柱形。侧锋写出来以后,因为它不顺着笔锋去写,或横着去写,必然出现很多飞白或横鳞,有很老辣的感觉,有些人画画的时候,很善于用这种偏锋去擦,这种角度就是一种偏锋。我觉得中锋和侧锋他们之间是不可分的,因为你要转折的时候,它必然要用一定的侧锋。比如写横折,你把这个横这样写过来以后,往下顿的过程当中,这个时候就是侧锋,把锋调到中间再往下来又形成了这种顺锋即中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说研究书法的时候,不要光琢磨它的字上面的东西,要用心体会,体会了很简单,顺着毛去写就是中锋。当然顺着毛去写还有一个逆锋,要是上来就顺毛去写,写出来起笔的地方就没有力量,有一些需要尖起的时候就顺锋起,大部分还是要藏锋。护尾还有疾势,还有掠笔还有涩势,还有横鳞,横鳞其实就是一种偏锋,拿毛笔横着去一擦就像鱼鳞似地。蔡邕说,如果你把这九个势掌握了,那么你无师自通,你只要把这9个势掌握了,你写字的时候没有老师你也能写好。实际上这个老师就是蔡邕。大家不妨把蔡邕的《九势》读一读,对我们书法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鸿篇巨制《书法兵法论》亮相石家庄
·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
· 书法与兵法——我一生难解的情缘
· 张济海在上图举办“书法与兵法”讲座
· 靳羽西女士与张济海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