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红色经典』的传奇——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诞生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14 23:10:4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刘春华

文/木禾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文革”时曾风靡一时,与样板戏、语录歌并列三大红色经典。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共印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数,即全国平均每人一张还多,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画,这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1995年10月该画被中国建设银行以605万元竞拍收藏,创下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此画还是建国以来创作的作品中唯一一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美术作品。

《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刘春华原名刘成华,1944年生于黑龙江泰来,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曾任北京画院院长,北京市美协副主席。

1967年夏,全国掀起批判刘少奇的高潮,为了揭露刘少奇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所谓“罪行”,宣传毛主席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功绩,人民大学等单位几位研究党史的师生自发筹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为筹备展览,他们到北京艺术院校物色美术方面的人才。他们找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井冈山兵团”的红卫兵,最初确定的是另一名同学,但那名同学因故无法联系,就由正在学校的刘春华顶替。刘春华当时只有24岁,而且没有专门学过油画,不过他的素描、色彩作业成绩都不错。刘春华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去报道时,被分配画“毛主席第一次到安源”。为了完成任务,刘春华7月初来到安源煤矿体验生活。他去访问那些曾参加过大罢工的老工人,也访问了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红军。回京后他把收集到的资料做了仔细的研究,又翻来覆去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和诗词,对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理想与抱负有了更深的体会。青年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伟大抱负和慷慨意气令他十分敬佩,形象在刘春华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很快画出了草图。确定构图后,刘春华请同学帮他借来演出用的长衫,按他已确定的毛主席的动作拍了几张照片,作衣纹参考。画了色彩稿,并请人帮忙选定色彩稿。据老工人回忆,毛泽东到安源时背着包袱。色彩稿上画的是毛泽东将包袱往肩上一挎,白色的包袱从画面效果看不错。但当时流行说法是“放下包袱”,在正式的油画上就没画包袱。正式起稿时,刘春华把重点放在描绘毛主席的面部表情和神态上。为了突出表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形象和思想,作者在构图上把毛泽东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动态处理上,让毛泽东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有一定的含义:稍稍扬起的头和微微扭转的颈部,表现毛泽东不畏艰险和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紧握的左手,表现毛泽东争取解放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右手挟一把雨伞,说明毛泽东风里来雨里去,为革命不辞辛苦的工作作风……画面上的青年毛泽东迈着稳健的步伐,行走在坎坷的山路上,表达了青年毛泽东为革命事业披荆斩棘,为劳苦大众开辟前进的道路。天上的云以及迎面的风吹来,暗示一场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并且画面中试图让观众看到,革命的曙光即将升起,照亮安源地区。

1967年10月1日,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中,初次与广大观众见面。该画说明词是: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观看展览后,安源工人出身的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王耀南少将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说明词有误,他记忆中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是1921年秋天。于是,王耀南打电话给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请他直接向毛主席询问第一次到安源的时间。一天饭后,毛泽东与警卫战士在一起闲聊。汪东兴的秘书问:“主席,您第一次去安源是1920年吗?”毛泽东沉思片刻,慢慢地说:“1920年我有没有到过安源,记不清了,1921年秋这一次是对的。”王耀南后来向展览会的工作人员传达了毛主席的话。于是,说明词改为:“1921年秋,我们伟大的导师毛主席去安源,亲自点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问世之初,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赞赏。慕名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的群众对这幅油画推崇备至,呼吁出版该画的声音不断,有人甚至要出版后认购几百张。

1968年7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同时刊发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图片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

1968年7月,该画在全国公开发表并大量印制发行。随后,又用这幅画发行纪念邮票,制作像章;周恩来住室里惟一的一幅绘画作品也是该画。1968年10月1日,北京的文化工作者将《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画装上彩车,与8个“革命样板戏”造型一道,加入首都群众庆祝国庆游行队伍,缓缓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从此,《毛主席去安源》在全国家喻户晓。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献礼展+学术展:国家美术馆梳理“红色经典”
· 嘉德率先引燃秋拍“红色经典”烽烟
· “红色经典”的启示
· 北方鼓曲高奏“红色经典”
· 王明贤评点春拍中的“红色经典”
· 王明贤:从“红色经典”看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