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版画艺术奇葩 再次绽放深圳观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5-13 14:09:3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致词

5月的深圳,骄阳似火。第七届中国(深圳)国家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观澜版画基地分会场于5月12日上午在深圳观澜牛湖大水田古村落隆重开幕。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长江、深圳文联主席董小明,深圳市等领导以及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连续四届成功举办文博会分会场的经历和经验,让观澜版画基地信心十足,2011年的文博会观澜版画基地分会场精彩上演“让原创版画飞”,文博会期间同时举办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第五届中国(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以及“当代版画的语境与转换——中国版画发展论坛”、国际少儿版画大赛等一系列以原创版画为主题的活动,为世界各地的朋友奉上一出买得起、看得爽的原创版画盛会。

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创三项世界之最

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全球征稿从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25日结束,共收到81个国家和地区1991位艺术家的3679件参赛作品(国外艺术家作品1631件)。本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创下了参展国家数量、参与艺术家数量、参赛作品数量三项世界之最。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委团的严格评选,最终评出入选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作品248幅(国外艺术家作品150件),获得“观澜国际版画奖”的作品15幅。据主办方介绍,本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有几个特点:首先,参展国际多元化、数量多。本届双年展共收到81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这些国家分布在全球五大洲,有美、英、法、南非等国家,充分体现了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兼收并包的特点,也说明了观澜版画双年展对世界版画艺术家的吸引力。第二,参展作品版中多样、技术精良。本届双年展所收集到的版画作品,涵盖木板、铜版、石版、丝网版等多个版种,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各异、反映了国际版画技术高度。第三,由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深圳文联主席董小明担任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且评审团阵容强大、学术权威一流。本届双年展初评和复评评委会主任由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长江担任,评委团成员由美国、比利时、日本以及中国的版画专家学者组成。第四,由苏新平作为策展人的本届双年展外围展,邀请了艺术家谭平、陈琦、陈小文、康剑飞、黄洋五位艺术家的作品与观澜版画基地百年古民居相融合的实验版画作品,为本届双年展增添了新鲜的元素。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自2008年开放以来,已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版画家入驻,创作了数千件版画作品。经过几年的发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和深圳市的文化品牌,不仅推动了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深圳文化产业和中国版画艺术事业的发展,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交流平台。

第五届原创版画交易会首次引进港澳台画廊

第五届中国(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于5月12日至23日在观澜版画基地东区艺术部落和红木家具艺术街两个交易场所举办,是第七届文博会观澜版画基地分会场活动重头戏之一。交易会首次吸引港澳台画廊参与,汇聚60家机构、200多位艺术家、上万件版画作品参与,其中包括港澳台版画协会、虚苑、典藏、交易中心、S•O艺术空间、黑龙江版画基地、百雅轩等画廊机构。交易会将对现有观澜版画基地东区画廊及机构进行有序梳理,强化单体概念,突出画廊及艺术家工作室特色。增设民间传统木刻版画及其附属产品,真正促使“版画走进老百姓家”成为现实。

中国当代版画发展论坛汇集国内外三十余位专家学者

今年是中国新兴版画诞生八十周年,为纪念新兴版画诞生八十周年以及2011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举行,于5月12日下午至13日举办三场“当代版画的语境与转换——中国当代版画发展论坛”。论坛将就当代版画创作、教育及产业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通过专家学者的理论研讨和思想争鸣,活跃版画创作的学术氛围,辨析版画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困扰,展望版画艺术创作、教育及产业发展的前景及方向。此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术》杂志、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承办,邀请国内外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就版画的历史、功能与创作转变,学院版画教学体制与工作室建制,版画产业与版画工坊三个议题进行研讨。


开幕式上的专家学者


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中国当代版画发展论坛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