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一些遗弃的、废弃的场景能激发你创作的冲动。
董文通:对,中国现在也在面临着大拆大建的时代。我本来就不是西安人,是一个外地人。来到西安这个地方,它是在不断更新的一个城市,每年都要拆很多的东西。可是,我从家乡离开之后,家乡那边也开始不停的拆,所以,我现在到哪都是陌生的,很难说那个地方是属于我的故土,或者说那个地方我更熟悉。一个街道,包括西安这个城市,哪怕半年都有变化,那更何况我的故乡,现在农村也在新农村建设,有很多过去的记忆都不断在遗失,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我们这代人心里都会显得愈发空虚,总觉得缺了根源性的东西。我以前做过一个个展叫“寻源计画”,我从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就像高更的作品《我从哪里来》,跟我有关系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在追问这个问题。当时还有做一个系列叫做《永乐宫搬迁系列》,也是关注永乐宫搬迁的一段历史,是对这段历史的变化、变迁的一种感触吧。
艺术中国:现代各种信息、资源都在共享,艺术家们接受到的内容也更加多和广。那怎样才能在这其中保持自我的特色,避免趋同化呢?
董文通: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在教学中会关注的一个问题。现代社会信息的交叉,会导致一些人选择走捷径,比如说选择利用一些即成的语言方式、视觉方式,来做一些东西。这个是在现在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很多艺术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每个时代,国外、国内都一样,就像里希特,这个艺术家对中国的影响巨大,那他对西方的影响就不大吗?我到国外考察学习发现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里希特、基弗的影响,在一个时代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极为重要了,很多艺术家过于关注形式了,好像在不断翻新的是画面的形式和面貌,而不是在关注内在的东西,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是内在的、自我的、真实的艺术家个体的呈现,我们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的境遇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感受能力也不一样,我们自身就会挥发出一种自身特有的气质,包括绘画的语言,包括关注的视角,每个人都会不同。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应该要做的是关注内心、关注自我,不要去看别人,也不要管你的作品是不是会和别人的撞车,是不是够前卫,这些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去考虑,也不要说为了创新而一味的去追求新的内容,不要去刻意,而是要在生活中确确实实的去面对事物本身,有没有从中悟出些东西,这个才是关键。因为这个功利主义的时代人们很容易焦虑,浮躁,甚至陷入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恰恰需要的是自我的反思,让自己的内心能够冷静下来,就是踏踏实实的去感受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就是当代的人,当代生活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找到和自己内心真正对应的路子。就像我刚才说的,我表现“遗落的学校”这个主题,这个就是和我自己内心需求有关系,很多人说,“董文通,你的作品破破烂烂的看起来很土啊”,我说我就是土,因为我就在中国当下这种不断拆建的状态之中,我也没有能生成一种完整的文化认知,我的血缘之中也没能与它完全联系起来。因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加之西方的一些新鲜文化的冲击,导致断掉了。我们都在这个时代中判断,找自己,找属于自己的的类型,这个类型是个性的类型而不是属于哪一类语言形式,更多的是内心,个性,气质,这些方面,每个艺术家都不太一样,应该回到自身、回到本源。
艺术中国:如果在这个时代中选择画一些不受关注的题材,还是要忍受一些寂寞的吧?
董文通:现在艺术家圈子化,天天都接触互联网、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好像要活在聚光灯下,如果不在聚光灯下好像就是被冷落了,孤立了。但是在聚光灯下吧,我觉得人是“盲”的,脑子是空的,其实一直是在跟着随波逐流。我觉得这是要警醒的,我反倒有时候就是喜欢静下来,我在艺术区的工作室就是最偏僻的,基本上很少有人去,我也很少带别人去。因为,人去,无论是收藏家、评论家去、艺术家去,不免都会对我有干扰,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待在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但是这个时代就不是这样的,不能完全的自闭起来,只能是自己内心调整吧,不管是遇到了冷落,不被大家关注,或者有些展览不能参与,或者是怎么样的情况,我觉得这个时候就要反思,就要自省,要自己实实在在的潜心创作。只有把自己的东西做好了,机遇、机会才会来,另外,我们画画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让大家都喜欢,都认可,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精神的家园,一个世界,只要把这个家园建立起来,人生就丰满了。不然,有的人一旦被认可一直到老都是一种形式,一种面貌,没有新的探索,而且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没有言说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也没有成就感,那么这样就是偏离了做艺术的道路。
艺术中国:你现在既是西安美院的老师,也是一位艺术家。那你是怎样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董文通:目前来说,作为学校的青年教师,还是要把学校的教学任务做好。现在我在学院的造型艺术部担任教师,主要负责新开设的一些课程,比如我们的素描体验,色彩语言表现,抽象语言表现等等一些新的课程,这些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做。在教学中,和学生们一起研究,怎样让学生在艺术学习探索中主动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有发现力、创造力,在作品中有语言表现力,让他们获得比较自由的一种状态。对于自己的绘画来说,就只能靠节假日吧,其实在教学的同时也是有收获的,也不是说自己光顾着教了都忘了自己的创作。现在教学不像过去,必须要在哪个时间点教特定的内容,我们教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涉及未来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让他们的内心是敞开的。在教学中我时常问学生,在当下创作中你希望表现什么?在问他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问自己,我觉得教学是一个互相的、互长的过程。教学和创作也是互长的,教学的时候在思考怎么创作,创作中获得某些感悟的时候也可以用在教学上面。当然,我们这个年纪也会抱怨自己创作的时间很少,但是作为教师的身份就不可能和职业艺术家一样,这是一种矛盾。但是我们在这种过程中自己慢慢会调整。
艺术中国:那你现在是跟画廊签约了吗?
董文通:是的,跟一家画廊签约。
艺术中国:那你在未来有一些什么展览计划吗?
董文通:画廊今年在安排一些计划,像去年安排的深圳艺术博览会,今年、明年也可能会参加一些台湾的艺博会或者是香港的艺博会,未来也可能会在北京做个人的展览,现在只能说是画廊在计划中吧。现在需要我的作品有一个量上的积累以及质的一个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