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中国书画名师佳构闪耀香港佳士得2010金秋拍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21 10:28:4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华喦,字秋岳,清代著名画家,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工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皆精;作画认真严谨,不愿墨守陈法,能推陈出新,追求自然、真实和个人表达。他的画笔墨不多,空灵而不松散;笔意纵逸超脱,设色清丽。其山水画落实于自然,以繁复的用笔表现出江南的繁山茂林,清雅脱俗。

此场秋拍的另一亮点为华嵒(1682-1756) 的水墨纸本《重阳秋光图》(见右图,估价: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03,200–129,000)。该作构图疏朗空灵,笔墨松灵秀逸,设色淡雅清丽,艺术格调清新明快、隽逸妍美。画中的山石笔力清劲,刚中见柔;将写景与抒情融合一气,描绘了文人游冶山林泉石的悠闲生活。整幅画气晕沉厚、不袭陈套,充满了新的意涵和情境,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和情感感染力,实属藏家们不可多得的逸品。

袁江(约1690-1730)

界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画种,是用界尺来描写宫室,亭台阁楼的绘画,用线挺而直,具有造型严谨的风格特征。

 

袁江是“有清一代推为第一”的界画家,在清代绘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季拍场上将为众藏家呈献袁江的一幅小品《江天雪霁图》(见左图,估价:港元400,000–500,000/美元51,600–64,500)。该画作绢本设色,描写了一派湖光山色,显示了画家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近景苍松翠柏环绕,丛林中亭台楼阁,宛若仙境;远处湖阔云天,极目群山耸峙,云漫雾嶂。袁江以非凡的写实手法赋予了画面厚重的立体感,亭台楼阁融于烟波浩渺的山水之间,画中人物的点缀更平添了画面的人气和生机,增加了画面的韵律和节奏。该佳构在构图章法、写实功力、创作意境上集众家之长,广泛吸收传统山水画的技法,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袁江的绘画艺术风格影响了数代人,包括袁耀,张廷彦等知名画家,形成了清代界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述古畅怀,但求真趣”--「中国近现代画」专场

【中国近现代画】专场将以清末及民国以后活跃在画坛的艺术家作品为主,呈献一批十九和二十世纪重要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林风眠等大师的杰作,不论题材、年代和作者都堪称珍罕精彩,相信定能满足不同收藏家的购藏喜好。

 

傅抱石(1904-1965)

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是位博大精深的学者,作为现代中国绘画的领军人物,经常把传统诗歌和传说作为其绘画的主题。他对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研究是同步的,于文学中尤钟情于诗,历代佳作无不熟稔,体现在他的画中,随手拈来即成佳品。 抱石先生取材最多的还是唐诗。根据古人的诗立意,或从中汲取灵感,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我们从引领此季中国近现代画专场拍卖的抱石先生设色纸本力作《琵琶行》(见右图,估价: 港元20,000,000 –40,000,000/美元2,580,600–5,161,3000)中可以略窥端倪。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在唐朝藩镇势力刺杀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的事件中蒙冤,继而被唐宪宗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演奏的哀婉之音和她的凄凉身世,联想到自己在仕途的迷茫和绝望,继而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琵琶女的音乐和遭遇与自己的生活相互映衬,而瑟瑟秋日更增添了一丝凄凉。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傅抱石对此作的构图極之缜密――对角呼应,人物哀愁的情绪呼之欲出,周围黯淡的月光更显悲怆。人物黯淡的造型和暗沉的色调完美融合,树木则凸显出艺术家高超的笔法和对光的运用。

傅抱石认为“画面首先要感动画家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在成功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会自然而然运用到书法的笔法。在此作品问世之前,傅抱石曾创作过同一题材的绘画——当时的社会正经历一系列的剧变,和白居易一样,人们对未知的将来感到迷茫。

《琵琶行》突破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概念,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保持了文化重要性的同时也做到了创新。傅抱石以朴素沉着、平实无华的技巧表达了画家对笔下人物的理解与共鸣,深入生动地表现了对象的丰富、复杂与微妙,实为藏家们不容错过的一幅抱石先生精典佳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