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画廊与画家的“鸡生蛋”困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19 10:40:49 |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热点专题

市场

完善艺术品代理制度成关键

尽管一直未找到合适的画廊代理自己的作品,但陈泗伟并不情愿将自己的作品拿到拍卖会上去充当成交数。“真正懂行的人,还是会优先看重你作品的质量,而不是那些唬人的数据。”他说自己最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带着画作奔走于各类艺术博览会,既能遇到很多真正懂门道的人士,也能在一个有限竞争的环境里找准自己作品的定价。

业内专家看来,在当前画廊代理机制尚不够成熟前提下,由画廊协会主动发起一些艺术博览会,有助于画家与画廊双方找到更多了解与沟通的渠道。而北京画协首任会长程昕东,更认为协会当前的重要任务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让画家与画廊走出国门,到国际舞台发声。

不过从长远来看,完善画廊的艺术品代理制度无疑才是根本出路。中外市场行情不错的画家,大多借重了这一制度。油画家陈逸飞的成功就离不开美国哈默画廊的推广包装。“关键是,画廊与画家要彼此认可,共同进退。”孙永增今年依然计划召集一批年轻艺术家到馆内“写生”。“推广他们很难说赚钱,但最起码这样可以为画廊培养一批固定的业内关注者。”漫画/赵春青

马上就访

由于实力存有差距,画廊的层级也不尽相同。实力雄厚的画廊,它更有优势去挑选知名画家;小型画廊则会更关注年轻艺术家。也正因为这种相互选择,画廊与画家的多层次格局才得以形成。如果年轻画家没被画廊相中,也不用带有道德评判、感情色彩去指责对方,可能是你的作品质量与风格与对方存有差异。

即使双方已签订代理合作关系,出现分分合合也正常。当画廊的发展速度超过其代理的艺术家的成长进度时,艺术家会自然而然地被淘汰;当艺术家的成长进度超过画廊的发展速度时,画廊被抛弃也实属正常。既然是合作,首要前提是合拍,而进度不一致必然带来不合拍,这时候解除合约关系,对双方并不意味着是坏事。其实,无论是前期的相互选择,还是中后期的共同合作,最关键的是双方都要努力。

——艺术家邱志杰

不同于拍卖行,画廊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销售终端,从某种层面讲,它还承担着对公众进行艺术启蒙教育的角色,带有一定中介服务机构的色彩。

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将画廊与普通古玩字画店同属零售业的身份进行定位调整,进而在税收上实行一定的倾斜。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