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背景、不同时间段里,人们的艺术价值观可能差别很大,不同的人开画廊,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收获。你之所以买一幅画,最后还是对于这个画廊或者画家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大企业纷纷建立了美术馆, 图为2006 年建成的鄂尔多斯美术馆,人称草原上的古根海姆。
毕加索大展中观众在细细阅读《毕加索年表》
2011 年保利秋拍中,乾隆“太上皇帝”圆玺1.61 亿元刷新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世界纪录。
有位台湾来的资深艺术品经纪人在上海开了家画廊,地段所在、装修布置、作品格调均不俗,但几年下来,仍没多大气色。这位画廊主自己也纳闷:做了这么多年画廊,选的画家水准都不低,自己的理念大家也认同,可就是没起色,怎么回事呢?
现在大家说艺术市场进入拐点,其实是指二级市场,就一级市场而言,从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大家压缩开支,被迫抱团取暖,到现在咬紧的牙关都没松开过,市场一直没好过。
一二级市场难道不是一伙的?冷暖不同步,又是怎么回事?
一、两三年后,新画廊还有几家开着?
记得2006、2007年前后,本地一下子开了很多家画廊,许多业主都高调入市,信心满满。当时就感觉不对,尤其是面对一些理念奇怪的业主,我们嘴上说着恭维话,心里却暗暗盘算,这画廊能开两三年吗?
两三年后,我再走过那几家画廊,大多门面早已转让。当然,还有新业主在这几年里不断高调入市,这大概就是“前赴后继”吧。
最近又有一个搞实业的老板投资开画廊,席间谈起经营模式,资深传媒人林明杰兄悠悠道:开画廊最后赚钱的,是你手里的存画。
凡是看到高调入市的老板,我都会为他们捏把汗,我不知道他们在入市之前花多长时间、请了什么人做了市场调查,也不知道他们认为画廊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更不知道万一市场整体不行或者他们的经营不行,还有什么全身而退的方式?
但就我所知的情况大体是,一位老板觉得艺术品是个新的热门行业,高端、高雅,还能赚钱,画廊是轻资产,同他们原先从事的制造业、或者房地产业比起来,前期投入要少太多了,即使亏,也亏不到哪里去。即便流通做不起来,那些画囤在手中,未来总能增值,有点像个矿。
这就是一种经营理念,往大了说,也暗藏了一定的价值观。
二、看不懂毕加索,是有意义的看不懂
最近还有个房地产业的大老板,到日本买了许多艺术品,入市总共才一两年,就拿这些新买来的艺术品在国内办大型展览了。在他们眼里,收购、办展,提升藏品价值,然后伺机出货,这是一种经营模式,也是一种价值观。
对于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同的收藏行为,而目前收藏行为五花八门的背后,就是价值观交织混乱所造成的。
从毕加索大展到中国举办,而广大观众普遍反映看不懂,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审美基础有多薄弱,一个毕加索,映照出了我们羸弱的审美世界。
因为是毕加索,大部分人都知道,所以,来了那么多毕加索的画到家门口,不看实在有点可惜,可看了,又无法喜欢,站在那些立体主义的作品前,你真的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美术史的定评摆在那里,你敢说不好吗?而且,你花了看一部美国大片的价钱,心里总想着值不值的问题,这个时候,价值观显露出来了。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会在这道价值观的难题前面暴露了内心。
所以说,观众对于毕加索的看不懂,是有意义的看不懂,主办单位的亏损,是有意义的亏损。
但是,我认为不必急于下结论,说毕加索不合适中国人,或者毕加索来得太早或太晚。该来的早晚要来,该走的路早晚要走,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可玩味的东西却很多。
三、三步、四步、伦巴、恰恰同时播放
又要说到当代艺术。许多人面对当代艺术,就像“皇帝新装”寓言故事里的观众,明明心里不能接受的,却因为它们在国际上大受追捧,价格拍得老高老高的,就难以自持,只能随着大家说“很好”,唯恐被人说“不懂”。但是,你一旦被动接受了某些东西,操纵者就占了主动,话语权旁落,你就等着被人牵鼻子吧。
中国当代艺术价格炒得高,你就说它是国际阴谋;它越炒越高,你就说是假拍;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你就说西方人开始出货;国家开始部分接纳当代艺术,你就说当代艺术中国化了。反正,观点总是跟着钱走,这就是目前普遍的价值观。这个“你”,也包含媒体。
但是,又要说到我们的审美,百年前曾经现代化了一部分,中止了,现在继续跟国际靠拢,于是,一下子要接纳世界上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的全过程。就像三步、四步、伦巴、恰恰音乐同时播放,你怎么跳舞?难免步履错乱,互相踩脚。
我们还在对世界艺术的理头绪过程中,这学费必须得缴,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当代艺术作品。
因此,对于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慢慢将回归到中国本土、中国现实,那些天安门、毛泽东的符号化创作,终究会落到其原本产生的土壤里,喜欢的人自己喜欢去吧。中国人有更多更丰富的现实题材需要关照,有更多原生的蓬勃的艺术源头可供开掘。
最基本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怎么能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