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关于抽象艺术的三个话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05 13:43:35 | 文章来源: 北京文艺网

早在上个世纪西方人就断言了艺术走向了终结。从艺术本体的演变情形来看,抽象艺术的极端表现确实把架上艺术推向了穷途末路。其远离生活远离现实远离政治话语的“清高”之态也将公众的视线引进了“死胡同”。在这样的情形下,“死亡”论“终结”论的出现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既然如此,我们再度谈论抽象艺术的话题是否还真有意义?

我一直认为,任何艺术形式的命运并不在于某种假设的预言而真的死亡。死与非死,要看两点:一方面是艺术家还有没有智慧与创造力,有没有推进其延伸发展的才情与毅志;另方面是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

世间做事有两种,一种是不断的移位向前方延伸;一种是立足一点静静地向纵深钻探。向前方延伸的最终会再次回到原点;向纵深钻探的最终会再次回到表层。两种方法,孰高孰低,孰对孰非,不言而喻。

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或自负封闭,无视全球语境下复杂多变的当代话语;更不能“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优长一味沿着别人的足迹去追赶。关键在于能不能在一种“过去时”的形式中发现新的价值,或注入新的思考新的观念,也就是看艺术家有没有能力向纵深钻探。我倒觉得,在没有发现或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形式时,不如沉下来向纵深钻探(“原创”不是人的主观追求,是艺术生命的自然显露)。

这犹如英语的逐渐传播与流行,并不意味着汉语的写作就再不会有其意义。如果真的有一天,全球同化为一种语言,不管黑人白人还是黄色人棕色人,也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统统都讲一种话,这个时候,其它语种真的要消亡了;多样性的大千世界也会变得平淡无奇。站在文化的视角,这不是应有的方向。

我相信,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提抽象是一定有其新鲜的意义的。我也注意到国内许多艺术家好像追逐时尚一样,作了各种形式的尝试之后,最终回到了架上,尤其是回到了抽象(目前,国内许多从事抽象艺术的画家都做过多种形式的尝试)。面对这种现象我猜想,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由于抽象艺术样式的魅力使然;另方面,大家可能发现了抽象艺术在当代的某些价值;再者,就是抽象艺术样式与我们文化传统上的某种内在的关联性;也许,还是一种艺术发展的必然。不管怎样,抽象艺术的价值体现还远远没有展示出来。向纵深钻探,同样是一种前行。

三、抽象艺术与公众解读

回到抽象艺术的本体,我们没有超出历史定论的新鲜解读。但是,在我们的公众解读中的尴尬情形依然需要多层面多角度的阐释。再进一步讲,抽象艺术在社会公众面前的价值体现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与广阔的空间。如果说,在艺术本体上的研究最终不能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相沟通,那么这种研究的价值就远远会脱水。

人们对抽象艺术一般会认为,由于其“曲高和寡”的纯粹性所决定,不能像具象艺术那样具有“应用价值”。事实上,虽然抽象艺术不能像具象艺术那样直接解读某事件或故事,但它的理念与本质却与人们的生活处处有关联。

我一直认为,有欣赏抽象艺术能力的人群,一定是真正具有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群。人们对具象艺术的观赏,即使他没有任何审美方面的教养,也可犹如看故事电影的一个片断一样猜度所述对象的因果关系,至少可以辨认是头驴还是一头马,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哪怕是一只烂苹果,都有实体物作为观赏者的参照。假如,我们把凡高的自画像拿给一位从不接触艺术的人面前让他辨认,他可以不知道凡高是何许“物”,甚至可以不知道这是一张画,但他一定能辨认这是个长着红胡子的人。如果让他看塞尚的苹果静物,他既是会说:“阿,这些苹果怎么会长成这个样”,也不会认为这是小孩子的头。因为,现实客体形象的记忆,已成为人们欣赏、辨认的依据。站在纯粹抽象的作品面前这种参照没有了,人们依据什么对你的作品做出判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