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汪涛:中国文物在西方拍卖市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18 10:37:52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安放于大英博物馆北门的隋代汉白玉佛像

中国买家大批进入西方文物市场,是不是无形中将中国文物的价格抬高了?

汪涛:中国文物的价格之所以节节攀升,与中国买家进入西方文物拍卖市场是有直接关系的。西方人收藏中国文物和中国人收藏中国文物,有不同的趣味和习惯。在中国,历来以金石书画收藏作为主导,而在西方,书画的价格就不会太高。欧洲人比较喜欢瓷器,在十八、十九世纪,买一个中国的花瓶价格也不得了,折合成现在的价格要几百万英镑。整体上来说,中国文物的价格是升高了,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不见得高了很多。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最贵的,那时一个商代的青铜器要卖两千英镑,而当时两千英镑可以在英国买一套豪宅。现在一套豪宅也要卖几百万英镑,而青铜器拿去拍卖,一般也就是几十万英镑。从投资效果来看,贬值很多了。当然也有例外,去年有一个乾隆的青玉牛在英国一个小乡村拍卖行出现。藏家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买进的,那时大约值一百五十英镑。但这次卖出三百五十万英镑,价格就涨得很厉害。

文物实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价,主要跟时尚有关。现在追捧什么,价格就上去,如果没人追捧,价格自然就会下来。今年3月,香港苏富比有一件乾隆的玉印拍了七千多万港币,两年前同一件东西在同一个拍卖行拍出时是三千多万港币。短短两年间翻了一倍,可以说升值非同寻常。皇家的玉玺现在是收藏的热点,它的价格是天价。但是如果哪一天不再追捧玉玺了,可能几百万也卖不到。

现在中国文物之所以价格这么高,主要是“中国口味”(中国人喜欢的东西)的影响。但西方的拍卖行都清楚,现在市场上最贵的文物还是西方人在买,并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买的还是中低档的东西,虽然有时也花了几百万英镑,但是拍出几千万的古董基本上还是在外国人手里。中国现在大量的买家还是从市场投资来考虑的,更多的是为了升值套现。在西方,当然也有投资文物的。但是有些世代都有钱的巨富,他们如果收藏文物,一千万或者一亿英镑,算是很大的一笔钱了。在中国,即使是有钱的暴发户,如果觉得这件文物将来不能赚钱,就不会去买。但是西方最顶级的收藏家,资产有几百个亿的,拿出一个亿来买一件他认为在他的收藏里所缺少的文物,就会买。这类顶级买家在外国还有一批。

像蔡铭超这样拍得兽首又拒绝付款的中国买家,西方人是怎么看的?

汪涛:巴黎佳士得拍卖的两件兽首,原来是圆明园喷水池的装饰部件,肯定是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时弄出去的,但具体怎么流到收藏家手里不太清楚。原来收藏的主人是法国很有名的设计家,他是个同性恋,逝世了之后他的男友想把兽首卖掉,把拍卖所得捐给艾滋病治疗机构。蔡铭超拍下来之后拒绝付款,是很难做出一个统一评价的问题。买了东西不付款,什么地方都有,欧美有些买家也是拍好了之后不付款,或拖延付款。如果从商业角度评论,无非是说他不讲信用,商业品行不好,这个在国内外都有。蔡铭超本来就是善于炒作的,自己也开拍卖行,他之前在香港买了一个佛像,花了一个多亿人民币。他买兽首多少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不过,西方人当时大多还是看作一个商业问题,也就是说国外的反应没有国内那么强烈。而在国内上纲上线,作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

至于兽首本身的文物价值不好说,这两个兽首肯定是外国人设计的,因为当时建造圆明园,进口了很多配件,就像现在到国外买点东西装饰自己的家一样。据说兽首造好了之后还没法用,因为当时没有喷水系统的配合。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历史性含义,是民族耻辱的象征。至于它的文物价值,如果在二十年前,也就值一两万英镑,是个比较精美的艺术品。现在动辄达到几千万欧元,肯定不是一个正常的文物价值的体现。

有一种说法,中国的买家拯救了西方文物拍卖行,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汪涛:是有这种感觉。大量的中国买家进入国际市场,确实把拍卖行的生意搞得很兴隆。中国买家在西方文物市场的比例现在估计占到50%左右,很高了。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一个十年前也许值一万的文物,现在大家都来争,可能就会把价钱抬到十倍的高度。操作手段上,国外的拍卖行一般不敢找人来抬价,但国内很多拍卖行都找人做“托”。西方对于违反商业行为的制裁很严厉,十多年前,佳士得、苏富比两个拍卖行的老总因为违反了《商业竞争法》,被抓去坐牢了。所以他们一般不敢这么做。在伦敦,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在做古董生意,他们就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比如把赝品倒卖出去,或者买来再高价卖给国内的收藏家。

中国的博物馆和私人藏家在国外文物市场上会买到赝品吗?

汪涛:博物馆买到赝品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他们很慎重,会请很多专家来论证。当然,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鉴定很难,有些文物买回来后争论得很厉害。最近几年,有很多中国的高仿品流出去,又被中国的私人买家买回来,这种情况是有的。国外的拍卖行虽然有经验,但是还是有不少高仿品能够蒙混过关的,不过比重不会太高。因为现在花大价钱买文物的话,都要看它的来源。比如一百万以上的东西,都要看最早著录是在哪一年。如果从来没有著录过,肯定会非常小心了。我个人觉得一些藏家买到赝品可能是自己的鉴定水平不够,上了文物贩子的当。

与中国买家相比,西方的买家有什么特点?

汪涛:西方人对中国文物的理解还是很深的。瓷器、青铜器、玉器的拍卖,创纪录的都是西方人。现在外国的大收藏家,有些是亿万富翁,他们买中国文物是不看价钱的,这样就没人能跟他们争了。美国有一家博物馆,收藏了很多中国文物,前几年董事会决定将中国古代文物卖掉,改收藏现当代艺术。因为这些中国文物都是有来源著录的,所以价钱拍得非常高。其中有一个商代的青铜斝被英国的一个私人慈善家拍得。当时大家对这尊斝的估价是一百万美元左右,国内的博物馆和一些藏家也去了,据说准备了两百万美元的额度。没想到这个慈善家跟经纪人说,这个青铜斝我要了。经纪人问他准备出多少钱,他说不要封顶,买下来就行。最后八百多万美元买下来,创了个纪录。他买下来之后也不打算去卖,就是放在自己出钱办的博物馆里,提高这家博物馆的品位。

西方很多大的收藏家考虑的不是经济投资的问题了,像萨克勒(Authur M. Sackler)这样的收藏家,是古董商最不喜欢的。他不听推介,总是说柜子里的中国文物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不管里面的好坏。他在世界著名大学里建造博物馆,包括北京大学。

西方收藏中国文物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而且中间没有断过。并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么简单、浅薄,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判断系统。元青花就是英国人最先研究出来的。我们前面说的明清过渡期瓷器艺术价值很高,而这个时期最好的瓷器是在英国的收藏家迈克尔巴特勒手中,他的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做过展览。

中国文物是世界性的艺术,大家都在研究。不能说中国市场的文物价格高了,中国人在拍卖市场上就控制了话语权。这是一个国际市场,不少顶级的文物还是在外国人手里。

谈到文物拍卖市场,大家都会关注中国流失文物追索的问题,实际的情况怎么样?

汪涛:追索有不同的途径,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盗掘、走私的文物,只要证据确凿,是可以追索的。也有一些国外博物馆,发现征集到的文物是走私的,会主动与中国政府联系,退回文物。但政府行为的追索实际操作不容易,因为很难取证。还有从国际法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是1970年通过的。之前流出去的文物,就很难追索了。现在国外的大博物馆非常小心,如果要买一件中国文物,必须证明这件文物是1970年以前就已流出中国的。虽然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对所有非法的、即使是一两百年以前流出的文物也保留追索的权利,但是这个国际官司很难打。1970年之后流出的文物相对好办,因为有了国际公约。另一种途径是私人收藏家买回来后捐给国家。我觉得藏富于民的思想还是有意义的。收藏家将收藏品捐献给国家,或是办民间博物馆,有近百年的风气。应该培养中国民间收藏家的正确的收藏意识,真正好的东西,应该被大众所享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形成一种共识,既保护个人利益,又能为大众所享有。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